交流串联共振试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交流串联共振试验

實驗五 R—L—C電路實驗 目的 研究RCL線路的電荷振盪現象。 原理 在本實驗中的3種電子元件,都需仰賴外界供給電壓或電流,故稱為被動元件(Passive Elements) 電阻器: 根據歐姆定律, 由圖知與為同相 (即同時到達最大值,同時降為零) 電感:以線圈使元件產生自感,而自感代表電路的惰性,能夠以磁能的形式儲存一部份能量,並決定電路的感應電動勢(及反電動勢)。 由自感定義, (2) 似乎表現如電阻的特性,稱為感抗,將改寫為cos函數與V (t)比較(如圖)。 將 電流比電壓落後相位 (落後lagging指其波峰出現較遲些)。 電容:以電能方式將能量儲藏在介電值內 (3)亦表現類似電阻性質稱為容抗。 (4) 由 可知電流相位比電壓超前相位。(超前指其波峰較早出現) 二、R-L-C電路: 由電路可知 (3) 因電源為一AC電源,所以可以寫成: (4) 而整個串連電路的電流則為: (5) 也就是說電壓源與電流有?)的計算將之代入RLC電路: (6) 將(1)與(3)代入(6) 整理一下可以得到: (7) 將(2)與(4)代入(7) 共振的定義:電源輸出的電流與其電壓同相位,由上一部份R-L-C電路討論可知,當時,相位差為零,阻抗最小,此時有效電流最大。所以在電路中電阻上量到最大電位時,即共振產生的時刻。所以,在實驗中,設計以改變頻率,觀察R的電位差,來找共振頻率。即,在此引入一品質因數(Quality factor),Q表示此一電路元件在儲存能量的效率,,對R-L-C電路而言, 對電感而言, 對電容而言, 這樣的一個振盪線路,線路的阻抗值與頻率改變有關,所以,以輸出電壓與頻率作圖,稱為頻率響應特性曲線(如上圖)。品質因數可以由此一特性曲線來求出,稱為頻帶寬(band width),為當電壓降到時,對應的兩頻率差,就是頻帶寬。 儀器 示波器(內容詳見附錄B),訊號產生器(頻率範圍400Hz ~ 400KHz,內容詳見附錄C),電阻器(470),電容器(0.1),電感器(50),麵包板,自備方格紙。 圖4 儀器裝置圖 步驟 下圖是由簡單RLC共振電路所構成之電路: (1)之頻率由400Hz掃到20KHz,記錄及相位差,畫出對頻率的圖。 (2)你會發現有兩個(就是時的頻率),我們記做及,如圖。找出,及。 我們稱為帶寬(Band width),此電路帶寬多大?找出在,及時和之相位差。 (二)假如把電路中串聯之L及C改為並聯(如下圖),即: 重複第一部份步驟(1)—(2),結果有何不同? 預習問題 根據原理,並參考普物課本(21.7節),624~627頁,用R、XL、XC表示,推導出步驟第二部分電路總阻抗,及品質常數為多少? 由你參考課本及上題推導所得之公式,計算出本實驗f0、Δf、Q的理論值。 實驗記錄 一、串聯電路 電容值=0.1;電感值=50。 電阻值 = 470 次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頻率(Hz) 振幅(V) 次數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頻率(Hz) 振幅(V) 次數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頻率(Hz) 振幅(V) 2. 值= Hz;= Hz;Q值= 。 二、並聯電路 電容值=0.1;電感值=50。 電阻值 = 470 次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頻率(Hz) 振幅(V) 次數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頻率(Hz) 振幅(V) 次數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頻率(Hz) 振幅(V) 2. 值= Hz;= Hz;Q值= 。 思考問題 1. 將記錄一與二的對頻率關係圖在方格紙上繪製成圖,求振幅與頻率 的關係,並比較所得振幅軌跡的圖形。 由預習問題中計算得到的理論值,算出你的實驗誤差,並討論誤差原因。 END OF EXP.5 交流串聯共振實驗 - 1 示波器 訊號產生器 麵包板及電路 (1) 電流相位落後 (2) 電流相位超前 (3) 相位差=0 VL IL V(t) I(t) VR IR ?t ?t IC VC ?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