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现章及古路沟村昨日、今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现章及古路沟村昨日、今朝

韩现章及古路沟村昨日、今朝近十几年,古路沟村民们的生活水准节节攀升。 而这曾是一个荒僻贫穷的小山村,一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暴雨、山洪中耗尽精力,看不到希望的村庄。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在春意盎然的日子,河南省偃师市共青开发区古路沟村收获与欢愉的气氛更加浓重。 古路沟村,没有华西村的辉煌,也不及南街村富足,但这里的村民人人有事可做,家家经济宽裕,村民们心里乐呵,过日子也似过大年。 近十几年,在古路沟村党支部书记韩现章的带领下,搬迁、修路、跑资金;养殖、种植、办企业,古路沟村民们的生活水准节节攀升。 而这曾是一个荒僻贫穷的小山村,一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暴雨、山洪中耗尽精力,看不到希望的村庄。 一个金点子 换来春色满园 十几年前,古路沟村是一个荒僻贫穷的小山村,孤零零地蜗居在偃师北部的邙山岭上,10个村民组1683口人散居在三沟八岔中。全村2500多亩耕地大部分属于坡岭旱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恶劣。 当时,古路沟村没有一家企业,村民全靠种地生活,人均收入不足500元。村干部换了一任又一任,谁也无力改变现状,一穷二白的古路沟村面貌依旧。 村里的老党员们急了,渴望过好日子的村民们急了。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没有好的领头人,古路沟永远也脱离不了贫穷二字。最后,大家一致推荐韩现章任村党支部书记。 面对村里的落后状况、乡亲们一张张期待的面庞,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韩现章毅然挑起了这副重担。 韩现章深知:古路沟村贫穷的根本原因是村民居住分散,且大部分都住在沟底,每逢天降暴雨,山洪泛滥,农田被毁,住房倒塌,天气好转后再慢慢修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精力图谋发展。 为此,韩现章和村两委研究后决定搬迁新址。 为了把这项措施落到实处,韩现章带领村两委成员走家串户,说服动员。他鼓励大家拿出“农业学大寨”的劲头,人帮人,户帮户,地基自己挖,砖头自己做,房子自己盖。 经过近4年艰苦奋战,一个崭新的古路沟村横空出世。 1995年,古路沟村被团中央确定为偃师共青开发区沿黄综合治理生态家园建设项目之一;1997年,古路沟村又自己多方努力争取到了沿黄农业开发项目。 以这两个项目为依托,韩现章带领村民又经过多年奋力拼搏,平整土地2700亩,同时还将2200亩沟壑纵横的坡岭地整理成肥沃良田。 新村建起来了,农业的根本――土地也有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何使大家尽快富起来才是重中之重。 经过考察后,韩现章于2001年春用项目扶持资金引导村民栽植优质林果1300亩,植树17万棵。2002年又种植优良牧草品种美国紫花苜蓿2000多亩,成为全市第一个“无粮村”、远近闻名的牧草基地。其中除牧草是外地客商固定上门收购外,核桃、甜柿、沙梨、大枣等特色果品经过净化、保鲜处理后集装成箱,销往全国各地。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古路沟村种植各类经济林木总量已达70万棵,人均360棵,总价值达2500多万元,仅核桃树一项村集体年收入就达30多万元,村民人均增收800元。村民不仅享受到国家连续8年的粮款补贴,每亩地年收入还能增加300多元。为解决苜蓿最终销路问题,近日,古路沟村与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投资500万元建设一个苜蓿深加工厂,为牧草实现就地转化增值,奠定了良好基础。 如今,植树种草在古路沟村已蔚然成风。村道两旁是绿化树,家家门前是核桃树,户户庭院是观赏花木,形成了“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的美景。 一条新思路 促进农民增收 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品种的逐渐增多,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但对于韩现章来说,这仅仅是个开端。 在韩现章的感召下,古路沟人步调一致,种植养殖齐头并进。 目前,古路沟已发展成典型的特色养殖专业村。全村年出栏生猪1万头,商品兔6000只,存栏蛋鸡3000只,奶牛108头,特种动物2300只。村民收入连年翻番,集体经济快速递增。截至2008年底,全村人均收入达3万多元,共青团基金会拥有资金40多万元。同时,村里还用集体收入为群众修村道、建水坝、打机井,并兴建了社区服务大楼。 昔日栽下梧桐树,今朝引来金凤凰。由于韩现章领导有方,古路沟村种植、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还吸引了许多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建厂,村民致富的门路越走越宽。 然而,家庭养殖虽给村民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但环境污染却成了古路沟人生活起居的一大障碍。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韩现章多次到洛阳市农业局等有关部门征询意见后,决定走发展沼气的路子,减少环境污染,方便群众生活。 古路沟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不仅给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赢来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2006年3月,古路沟村被确定为争创全国生态家园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