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南部地区苗族稻田养鱼习俗与传统稻作文化关系探微.PDF

贵州南部地区苗族稻田养鱼习俗与传统稻作文化关系探微.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贵州南部地区苗族稻田养鱼习俗与传统稻作文化关系探微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第30 卷 第1 期 2014 年2 月 Journal of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Vol.30 No.1 Feb. 2014 □西南民族文化研究 贵州南部地区苗族稻田养鱼习俗 与传统稻作文化关系探微 孟学华1, 吴正彪2 1.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系,贵州 都匀558000;2.三峡大学 民族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 ( 摘 要 “稻 田养鱼” 作为 苗族 农耕 文化发展 史中的一种特 有生计方 式 , 是 苗族 传 统农业 [ ] 文 明的一 个重要 内容 。 根 据 多种证据 的历史考证 , 苗族的 这一农耕 文化现象早在 多年前就 000 3 已经存在 。 这里从 文化遗 产传承 的物质基础 、 生物多样性 的开发利 用传 统 、 “稻田养鱼 ” 的生计 范式与节 日文化的关系 以及语 言中的文化构成等视 角就贵州 南部 地 区苗族稻田养鱼习俗 与传 统稻 作 文化的关系进行初 步的分析和探 讨 , 以期为 中国农业 文 明发展 史的研究提供相应 的史料 线索和 文献 支撑。 关键词 苗族 ; 稻 田养鱼 ; 稻作 文化 [ ]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F327.1.73 [A [ 16740014-03 [ ] ] ] 2 0 有关 “稻田养鱼” 的农耕文化现象, 早在 0 一、 “稻田养鱼” 的物质生产过程为苗族的 2 世纪80年代以来的农业科技史学术研究中就曾经 “鱼” 、 “稻” 祭祀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准备 有过一段持续的讨论。 专家学者们见仁见智地根 在苗族的社会生活中, 用 “鱼” 和 “稻” 作为 据考古发掘的 “物证” 和具体的历史文献资料提 祭祀品敬供祖先、 神灵是十分普遍的。 如在都匀市 出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苗族农史研究专家杨昌 的王司镇、 基场乡一带的苗族在每年过节祭祀祖先 雄先生认为, 综合 《 史记》 及前期 《诗经》 时代 时, 都要预先准备有鱼和糯饭等丰盛的食品对先祖 “文物” 等相关历史与苗族社会生活习俗史料的考 进行敬供。 在基场乡的苗族中还有这样一个传统, 证, 中国的稻田养鱼习俗至少已经有三千多年以 即每年的稻谷下种期间不能超过农历 “ 四月初八”, 上的发展历史[1] 实上,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因此在 “ 四月八” 的传统节日期间每当大家吃花糯 。 事 “稻田养鱼” 和 “饭稻羹鱼” 的习俗就早已盛行。 米饭时, 还要特制将枫香叶染黑的糯米饭先喂牛, 据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 《史记·货殖列传》 的 表示对牛在承担即将到来的拉犁耕田苦力的慰劳。 所载, 当时是 “楚越之地, 地广人稀, 饭稻羹鱼, 为此, 民国 《 都匀县志稿》 所收录的竹枝词云: 或火耕水耨”。 民族史学界从考古、 语言、 历史文 “ 四月八日农事忙, 黑饭油油枫叶香。 手捻数丸犒 献和风俗文化等多重证据考证中又得知, 楚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