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岂文章著-论杜甫生前诗名为赋名所掩.pdfVIP

名岂文章著-论杜甫生前诗名为赋名所掩.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岂文章著-论杜甫生前诗名为赋名所掩.pdf

PH【IjⅨj0PHY 文 史 哲 UTER段rI瓜E,HIS,r()RY,AND 2017年第2期(总第359期) No.2,2017(S甜al№.359) 名岂文章著:论杜甫生前诗名为赋名所掩 孙 微 摘 要:关于杜甫生前文名大小的问题,目前学界存在较大的分歧和争议,然而这些争论往往将杜甫 生前的诗名与赋名混为一谈,从而都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杜甫生前的诗名与赋名其实并不一 致。杜甫因天宝九栽冬献《三大礼赋》而骤得赋名,此后其诗名一直为赋名所掩,这才是唐人选唐诗中不选 杜诗的根本原因,也是李杜生前文名主要差异之原因。杜甫的友人中少有称其诗才者,却多赞其赋才,杜 甫亦常以汉代赋家扬雄、司马相如自称。杜诗中诸如“岂有文章惊海内”、“名岂文章著”、“百年歌自苦,未 见有知音”等,都透露出杜甫对当时这种认知错位的无奈与感喟。 关键词:杜甫生前;赋名;诗名;《三大礼赋》;唐人选唐诗 一、杜甫生前诗名的表现及学界的分歧与争论 杜甫的诗歌在其生前是颇遭冷遇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历四年(769)春,杜甫在 《南征》诗中哀叹道:“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①第二,杜甫同时人编纂的几种唐诗选本,如芮挺章 《国秀集》、元结《箧中集》、高仲武《中兴问气集》均未选录杜诗。第三,在杜甫参与的几次盛唐诗会 中,未见有诗人对其诗作加以赞誉。如天宝三载(744)秋,李白、杜甫与高适三人同登吹台(今河南开 封东南)及单父琴台(在今山东单县),杜甫《遣怀》诗日:“忆与高李辈(原注:适、白),论交入酒垆。两 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芒砀云一去,雁鹜空相呼。”《昔游》诗曰:“昔者与 高李(原注:适、白),晚登单父台。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而在李白、高适的同期诗作中,却均未 提到杜甫。又如天宝十一载(752)秋,杜甫与高适、岑参、薛据、储光羲等人同登长安慈恩寺塔(即今 大雁塔)互相作诗唱和。高适、杜甫与储光羲的诗题都是《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岑参的诗题为《与高 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杜诗题下自注日:“时高适、薛据先有此作。”岑参、杜甫在诗题和自注中都特地 提到了高适和薛据,然高、薛、岑三位诗人却均未提及杜甫,仅从作诗迟速的角度恐怕并不能完全解 释,从中或可想见杜甫在当时诗坛的末流地位。第四,李白对杜甫有“饭颗山”之讥。在杜甫赠李白 的十几首诗中,对李白的诗才可谓不吝赞词,诸如“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 军”、“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一斗诗百篇”之类,不胜枚举;然而在李白赠杜甫的诗中,却只 论友情,未见对其诗才有片言只字的赞誉。不仅如此,孟兽④《本事诗·高逸第三》中还载有李白《戏 赠杜甫》日:“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从中可见李 作者简介:孙微,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山东济南250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杜诗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①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二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950页。以下凡引杜甫诗文,皆据此本,不另出注。 ②陈尚君《本事诗作者孟普家世生平考》(《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二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指出,《本事诗》作 者之名,有“兽”、“柴”、“綮”三种说法,现据新出土文献,可以确定“瞢”字为正。今从其说。 ③盂兽:《本事诗》,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4页。 万方数据 46 文史哲·2017年第2期 白对杜甫的诗才不仅不持欣赏的态度,相反却极尽谐谑嘲讽之能事。当然,李白此诗一向被认为是 伪托之作,不能拿来作为直接证据,但是从中仍可以看出晚唐五代人对杜甫的认知态度①。 此外,我们通过杜诗还可以看到,杜甫生前并不能说籍籍无名,相反,在其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不 乏对其才华的赞誉者,但这些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