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虺湖周边区域保护性发展规划及城设计公示.doc

晋江虺湖周边区域保护性发展规划及城设计公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晋江虺湖周边区域保护性发展规划及城设计公示

晋江市虺湖周边区域保护性发展规划及城市设计公示 《晋江市虺湖周边区域保护性发展规划及城市设计》是虺湖周边区域保护与规划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按照程序,现将规划成果进行公示(公示时间30日),如您有何建议或意见,可拨打电或发送电子邮件。 《晋江市虺湖周边区域保护性发展规划及城市设计》重点阐述如下: 区位及概况 基地位于晋江市南部英林、金井、龙湖三镇交界处,是晋江市一纵三横生态廊道体系中的重要节点,也是晋南辅城的地理中心。基地内主要水体为虺湖,与龙湖为姊妹湖,并称为晋江双珠。规划总面积444.51公顷,基地内生态条件良好,现状水域、基本农田、一般农田占总用地的75%。 项目源起 在2008年8月《晋江经济报》发表了晋江市民撰写的“受伤的虺湖”一文,其后《泉州文学》发表了“拯救虺湖”文章,随之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对虺湖的关注,虺湖的整治改造工作迫在眉睫。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通过多次实地访谈,广泛征求当地市民意见,并与20多个晋江市职部门、泉州市、福建省的水利专家进行对接。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当地媒体也给予了追踪报道,其中历经了3次市长会议,4次部门会议,3次村镇代表会议。 功能定位 总体定位为双湖双溪,晋南绿核,泉州地区的田园风光区、晋江市域的生态休闲地、晋南地区的两颗明珠之一。规划将打造以度假休闲、高端旅游地产、生态示范、文化体验为主导功能的新虺湖。 功能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一环、三片、五组团”的规划结构。 一心——为虺湖生态休闲核心。以规划主体水面为基底,包含一条南北向堤坝——虺龙堤,是规划区内景观资源核心。 一环——为环湖功能发展环。既是基地内主要交通环,又是将规划区内各组团片区串联的功能环。 三片——根据镇域行政边界,将基地划分为三片,分别为英林生活服务片区、金井休闲体验片区、龙湖生态景观片区。 五组团——设置五个功能组团,分别为生态住区组团、商务办公组团、民俗风情村组团、生态湿地组团、田园风光组团。 土地使用 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69.54公顷,其中城镇建设用地面积128.67公顷,村庄建设用地面积为24.58公顷,区域交通设施用地16.29公顷。规划非建设用地274.97公顷,其中水域86.22公顷,农林用地188.75公顷。 规划居住用地面积44.70公顷,其中服务设施用地面积1.20公顷。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4.21公顷,包括文化设施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宗教用地四大类。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14.36公顷。 道路交通 路网结构:规划形成“主次分级、南北通达”的多层级网络状的道路系统。规划主干路2条,分别为基地北侧的新龙英路和西侧的草马线。规划次干路7条,红线宽度为15-24米。规划支路17条,红线宽度为7-15米。 慢行系统:结合基地内的湿地景观、虺龙堤设置慢行区域,形成一个完整的步行系统。围绕湖面设置慢行道,供自行车和步行使用。结合虺龙堤设置片区慢体验带,享受湖光一色的自然景观。 公交系统:结合总规中确定的绿道,沿新龙英路、草马线、308省道布置公交系统,公交站点结合主要公共设施进行布置,满足500米的服务半径。 游览线路:设置游船游览流线和环湖休闲游览流线。在主要的公共活动节点、湿地景观、浅溪河道设置游船停泊点,让人们近距离接触虺湖烟波十里、鱼跃鸟飞、风光秀丽的风景特色。环湖休闲游览线路设置慢行道和自行车专用道,为人们打造一个休闲型的、慢行的环线。 公服设施 文化设施:规划在商务办公组团内设置城镇文化中心及配套。在各个单元中心设置社区文化中心,服务于本单元居民。 教育科研设施:落实上位规划,在规划区内设置18班小学一所。占地面积2.17公顷。近期保留培才小学,远期并入规划18班小学。规划4所幼儿园。 社会福利设施:结合虺湖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设置社会福利设施两处,位于金井镇石亭村西侧。 其他公共设施主要为商务办公组团内的精品商业街、商务综合中心;田园风光组团内的度假酒店、企业会所。 景观系统 规划形成“双核引领、一带连通、分区协调、指状渗透”的景观结构。 双核:虺湖水体和龙湖水体为两大生态景观核心。通过两者之间的联系来完善完善区域性景观体系。 一带连通:围绕虺湖主体水面设置环绕虺湖一圈的环湖生态景观带,既形成生态保育带,又增强人们与虺湖的联系,创造多样化的景观廊道。 分区协调:设置湿地生态景观区、田园风光景观区,打通虺湖向外的景观通廊,同时增强人们的可参与性。 绿地系统 绿地与广场用地总面积为23.63 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8.36%,人均13.90 平方米/人。 公园绿地:用地面积为20.75 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6.13%。主要由集中的城镇公园、块状单元中心绿地和条状街旁绿地以及环湖公园绿地组成。规划将城市公园设置为两个等级,分别为镇区级公园和社区级公园。其中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