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症病人简易检查
急症病人简易检查技术 以下情况应挂急诊号就诊: 发热,体温超过38.5℃者 昏迷、休克、抽风、急性肢体瘫痪 急性中毒、触电、溺水 急性腹痛,如各种急腹症 急性外伤,如脑外伤、手外伤、骨折、脱臼、烧烫伤等 大出血,如呕血、吐血、咯血、黑便等 急性心脏病、高血压(≥180/110㎜Hg) 对急症患者进行哪些初步检查? 1 观察体温 体温检查 认识体温计: 测量体温通常使用摄氏(℃)体温表,其刻度为34~42℃。按用法不同分为口表和肛表2种;口表表头(装水银部分)细长,肛表表头为圆形或椭圆形或较粗的圆柱形。 体温检查 体温测量常用方法有口腔测量法、肛内测量法和腋下测量法。口腔测量用口表,肛内测量用肛表,腋下测量时用口表或肛表均可。具体测量程序如下: 腋下测量方便、卫生、病人易于接受,因而应用普遍。 鼻塞、昏迷、精神病者和小儿不宜用口表测温;饭后、喝热水或面部、喉部热敷后,需经过15分钟后才能用口腔法测量体温。 肛门测量适合于小儿、重症病人及昏迷病人等,但病人灌肠后20分钟内不宜用肛门法测量体温;肛门阻塞、痢疾、腹泻等病人也不宜用此法测温。 检查时间: 一般病人每日检查体温 1~2 次 发热病人每 4~6 小时检查体温 1 次 重症病患者每 2 小时检查体温 1 次 正常体温及其波动 体表温度和体核温度 shell temperature:机体表层的温度 core temperature:机体深部的温度 体表温度:机体表层的最外层,既皮肤的温度 额部 躯干 手 足 体温:指体核温度的平均温度。 通常采用于测量的部位: 腋下温度 口腔温度 直肠温度 36.0 – 37.0 ℃ 36.3 - 37.2 ℃ 36.3 – 37.5 ℃ 正常与异常体温 正常体温范围—— 腋下体温:36.0℃~37.0 ℃ 口腔体温 :36.3℃~37.2 ℃ 肛门体温 :36.3℃~37.5 ℃ 体温的生理变动 2.性别差异 ⑴成年女子体温平均比男子高0.3℃。 ⑵女子体温随月经周期而产生周期性变动。排卵日最低(约1℃)。 体温的生理变动 体温的生理变动 正常与异常体温 异常体温—— 发热:体温超过正常值。 37.5 ℃ ~38.0 ℃ 低热 38.0 ℃ ~39.0 ℃ 中热 39.0 ℃ ~41.0 ℃ 高热 >41.0 ℃ 超高热 低温:体温低于36 ℃。 见于大出血、休克、极度衰弱者。 正常与异常体温 体温曲线:将每次所测得体温画在体温单上,用直线连起来,即体温曲线。 几种常见的热型 滞留热:高热39℃以上,持续几天或几周,昼夜体温波动小于1℃。 常见于细菌性肺炎、伤寒等病。 几种常见的热型 池张热:体温高低不一,有时可达40 ℃,有时可降到38 ℃;昼夜变化大于1℃。 见于化脓性疾病、败血症、渗出性 胸膜炎等 间歇热:体温突然升高达39 ℃ 以上,几小时后很快降至正常;如此反复发作。 见于疟疾。 体温下降形式 渐退:体温在几天内降至正常。病情一般不出现特殊变化。 骤退:体温在几小时内有高热突然降至正常。提示病情发生突然变化(如虚脱、休克),应特别警惕。 2 脉搏检查 脉搏跳动次数与强弱可反映心脏功能状态,是早期发现危重病人的简易方法。 多选用较为浅表的动脉,如桡动脉、颞浅动脉、足背动脉等。危重病人,尤其是怀疑心跳已经停止者,应检查颈动脉。因为颈动脉离抢救者最近、动脉粗大,最为可靠。 正常人的脉搏与心跳一致,男性每分钟60~80次,女性每分钟70~90次,新生儿每分钟130次,儿童每分钟90次,老年人脉搏较慢。 运动或情绪激动等均可使脉搏出现暂时的加快、加强,因此应在病人安静状态下检查脉搏。 某些疾病能显著影响脉搏频率,出现脉搏加快或减慢。 通常情况下,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脉搏加快10~15次,如不能出现相应的增加,称为相对缓脉,常见于伤寒。 脉搏每分钟超过100次,称心动过速;常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手册(页起).ppt
-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教学作者周晖主编第一章建筑力学基础知识.ppt
- 江苏大圆银泰贵金属如何建立高胜算的现货白银投资理论.ppt
- 建筑结构CAD的复杂问题楼梯.ppt
- 汕头电信:打造高品质绿色数据中心.ppt
- 建筑胶粘剂—2010.5.20.ppt
- 江苏省水稻高温热害及指标研究.ppt
- 江苏电信解决方案交流.pptx
- 建筑装饰材料王璐.ppt
- 江西家旅游景区列入广东国民旅游休闲示范单位.ppt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5211.9-202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9部分:相同类型着色颜料耐光性的比较.pdf
- 《GB/T 5211.9-202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9部分:相同类型着色颜料耐光性的比较》.pdf
- 《GB/T 37228-2025安全与韧性 应急管理 突发事件管理指南》.pdf
- GB/T 23724.3-2025起重机 检查 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5163-2025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新盖紧包装的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25163-2025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新盖紧包装的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GB/T 11349.2-2025机械振动与冲击 机械导纳的试验确定 第2部分:用激振器作单点平动激励测量.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