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水科院水利抗震救灾先进事迹
及时、高效、全面地为水利抗震救灾工作
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抗震救灾事迹材料
5·12四川汶川强烈地震发生后,中国水科院第一时间紧急响应,将抗震救灾作为首要任务,组织全院党员群众全力以赴,统筹部署,昼夜奋战,在水利抗震救灾斗争中发挥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
一、快速反应 工作及时有序开展
汶川地震发生当日,水科院迅速行动、连夜部署,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抗震救灾工作精神和国家防总、水利部抗震救灾工作要求,指派4名水利专家作为水利部第一批紧急专家组成员连夜赶往抗灾一线,同时协调全院力量,为抗震减灾以及灾后重建等工作做好全面技术支撑。
1、机构成立及时,责任分工明确
5月13日,水科院紧急召开院长扩大会议,迅速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专家组和办公室,组织力量,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工作。随着次生灾害问题的日益严峻,又专门成立抗震救灾应急工作组,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实行24小时工作制,统一协调,确保灾情信息随时处理即时上报。
院党委书记、院长匡尚富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其他院领导担任副组长,并进行了明确分工。匡尚富院长兼应急工作组组长,刘之平、汪小刚副院长任应急工作组副组长,贾金生副院长任院专家组组长负责联系水利部抗震救灾工作,杨晓东副院长作为我院参加科技部抗震救灾工作负责人对口联系科技部,陈祥建副书记和胡春宏副院长负责全院日常工作的开展。
应急工作组则按照水利抗震救灾的需要,划分为遥感组、工程安全组、次生灾害组、饮水安全组和综合组,及时提供详实的技术咨询和支撑。匡尚富院长兼应急工作组组长,刘之平、汪小刚副院长任应急工作组副组长,贾金生副院长任院专家组组长负责联系水利部抗震救灾工作,杨晓东副院长作为我院参加科技部抗震救灾工作负责人对口联系科技部,陈祥建副书记和胡春宏副院长负责全院日常工作的开展。
应急工作组则按照水利抗震救灾的需要,划分为遥感组、工程安全组、次生灾害组、饮水安全组和综合组,及时提供详实的技术咨询和支撑。水科院抗震救灾工作迅疾展开。
2、专家阵容强大 后勤保障有序
地震发生后,水科院迅速组建抗震救灾专家库,将各单位具有抗震救灾经验、曾在灾区工作过或了解灾区水利工程情况的专家统一管理,同时将不同领域的近百名专家按照专业划分成组,形成梯队,随时待命,全力服务水利部抗震救灾需要。
随着水利抗震形势的需要,我院分11批向地震灾区派出专家38人次。考虑灾区设施损坏严重,通讯、电力不畅,院里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灾区一线专家配备整套设备,购置卫星电话、对讲机及适合野外生存的装备,全力为前线专家提供人身安全保障和通讯保障,确保了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3、简报快报及时 专题会议群策群力
5月13日,灾后第二天,水科院立即启动院应急课题研究机制,组织专家开展灾区工程安全、预防次生灾害、饮水安全及水土保持等系列问题的研究。由于震初灾区信息不畅,严重影响救灾工作,水科院利用遥感技术,利用多种渠道,于5月15日将灾区第一张遥感影像报送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供了宝贵的现场资料。同时水科院每日以编辑科研简报和科技快报的形式,随时将我院专家抗震救灾分析研究成果,报送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有关司局,为水利抗震救灾应急决策提供技术咨询和支撑。
为快速、准确地提出应急处理技术和对策措施,院党委书记、院长匡尚富坚持向专家组每日通报震情最新动态,同时针对一线险情及时组织召开数十次专家专题会议,群策群力,共议抗震救灾措施。院领导班子、院党委将抗震救灾作为当前首要任务,集结精兵强将全力投入,动员全院党员和职工积极参与。在水科院赴抗灾一线的近30名专家中,有党员干部23名;在后方奋战的近百名专家中,由党委书记、院长匡尚富亲自挂帅,来自院属各单位的资深专家和技术骨干通力协作,共编辑抗震救灾科技快报46期,科研简报6期,为水利抗震救灾工作制定决策和方案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
1、前方专家舍生忘死 抢查险情
水科院奔赴灾区一线的专家被分派在水利部抗震救灾各个工作组中,他们临危受命、胸怀全局、冲锋在前、尽职尽责,成为各工作组的骨干,时刻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多次受到上级的肯定和表扬。
年近八旬的老党员、坝工专家蒋国澄两度奔赴灾区一线共十天之久,与其他专家一起踏泥泞、攀险崖、下河渠,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判断力对紫平铺大坝的安全评估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副院长贾金生在地势最危险的阿坝工作组任副组长,为拿到第一手资料,率领队员三次跨越“生死线”,成功排除了十余个水电站、堰塞湖的险情;抗震专家胡晓、岩土专家温彦锋利用各自专业优势,紧密配合,被称为绵阳组的“黄金搭档”,绵阳组组长、水利部建管司司长孙继昌多次致电水科院表示肯定和赞许;岩土专家侯瑜京带领专家支援绵阳组,不顾个人安危,率先爬上高危水库,被绵阳组领导称为“非常高效、能干的援军”;岩土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