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上寻桨声研究性学习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秦淮河上寻桨声研究性学习设计

《秦淮河上寻桨声》研究性学习设计 通化市靖宇中学 薛海霞 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秦淮河悠久的文化遗产,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 2.能力培养目标:掌握阅读、鉴赏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操作程序: 一.确定研究课题 1.准备 ① 资料的搜集和小组人员的确定 ② 初读课文,感悟作品内涵,设计课题 2.论证课题的可行性 ① 品“秦淮河之诗” ② 观“秦淮河之景” ③ 忆“秦淮河之人” ④ 浅析散文的欣赏方法 关于“物欲”与“精神”的思考 3.资料搜集方式 ① 利用手头资料(课本和读本) ② 利用图书室和阅览室 ③ 利用Intet查找资料方法 4.教师指导 ①搜集和整理参考资料 ② 阅读方法指导 二.课题实施阶段(课内外结合) 1.个人研究实施阶段 对收集的资料分析,分门别类。初步拟定课题提纲,形成观点。 2.组内讨论 此阶段主要是交流个人经验,相互补充完善阶段,并拟订发言提纲。 三.研究成果展示阶段 1.学生展示课题研究成果,力主在课堂内。 组1(配图讲解): 观“秦淮之景”   秦淮河沿河名胜数不胜数,这些名胜因秦淮河而闻名,而南京城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也因之而灿烂。  (一)龙藏浦   相传,秦始皇听说金陵东南方山不远的赤山湖有王气,得知湖里藏着一条蛟龙。为了保住秦朝千秋万代的江山,秦始皇派人去“凿方山,断长垄”以泄王气。蛟龙一路飞舞,变成了“九曲十八弯”的秦淮河,故名秦淮。   传说归传说,秦淮河是一条有悠久历史的自然河道,古名龙藏浦,又称小江、淮水。至中、晚唐以后才开始出现“秦淮”之名,在传世诗作中屡屡有此称谓,如刘禹锡的“淮水东边旧时月”,杜牧的“夜泊秦淮近酒家”等。   其实淮水姓秦并非偶然,因为第一个大规模整治秦淮河的是秦始皇。据史书《六朝事迹编类》记载,方山至土山之间的三十里,即秦时所开凿。秦代一贯重视水利工程,四川的都江堰、陕西的郑国渠及广西桂林的灵渠,都是秦代建设的泽被千秋的水利设施。秦淮河虽然不是秦始皇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但历史已经承认秦始皇整治淮水这一历史功绩,这也就是淮水改称秦淮河的真正原因。  (二)明城墙   按照传统的观念,一座城市首先必须有“城”。恰如说到中国,不能不说万里长城一样,说南京,也不能不说到它的明城墙。   1366年,朱元璋的幕僚朱升向他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被其采纳。这一浩大的工程直到1386年才竣工。明城墙长六十七里许,高度一般在四丈二尺至六丈之间,墙基的宽度一般约四丈二尺。每一块城砖长约一尺二寸,宽约六寸,厚约三寸,重量约20斤,砖缝之间浇灌一种以石灰、糯米汁等与桐油掺和而成的“夹浆”,它凝固后的附着力非常强,在六百年后的今天,依然坚固如初。   朱元璋动员了长江中下游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一百多个县烧制城砖,从水路解运南京。烧制地点之多,如何保证城砖质量?朱元璋自有妙法,他要求在城砖上刻制上县监造官、乡监造官和窑匠三个人的姓名。于是,制砖从一个工艺问题变成了一个反映臣民对皇帝态度的政治问题,每一个制砖人都将以身家性命对刻着自己姓名的城砖负责。   明初的南京城共建有十三座城门,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在他的《儒林外史》中,按逆地针方向将其编成了一个顺口溜,即:“三山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   (三)大报恩寺   1412年,明成祖朱棣为报母恩,动用十万人用了十九年时间,在秦淮河南岸建了一座高达80米,九层八面的琉璃塔。报恩寺塔建成后, 朱棣已死,由在位的明宣宗朱瞻基下旨点燃长明灯。从此,开始了大报恩寺塔的鼎盛时期。   金陵大报恩寺塔,矗立在秦淮河畔长达四百多年。咸丰六年(1856年),在太平天国战争中,大报恩寺塔被焚毁。   近来,南京市政府拟于原地重建大报恩寺塔,设计方案已由东南大学古建筑教授潘谷西领衔完成。不久的将来,古都南京的这座“第一塔”,在消失了一个半世纪以后,将重新矗立在秦淮河畔。   (四)聚宝门瓮城   聚宝门,今称“中华门”。该门为南唐至宋、元金陵城的南门。朱元璋建城时,直接利用了这座旧城门,更名为“聚宝门”。   有关“聚宝门”的命名,民间传说明初富商沈万三家有个“聚宝盆”,贮有金宝,取之不尽。后因南门城墙屡屡倾塌,朱元璋便下令向沈万三暂借宝盆作为城脚以镇之,并说次日五更即还。为永远占有宝盆,他下令城内严禁打五更。这样,聚宝盆便永无归还之日。   聚宝门由三个瓮城组成,每个瓮城设一个“千斤闸”,瓮城共建有“藏兵洞”二十七个,可藏兵三千余人,既可拒敌于城外,又可诱敌入瓮城围而歼之。   (五)长干故里   南京现存的长干桥,东西长干巷等地名是南京最早的繁盛之地。长干里地势高亢,雨花台陈于前,秦淮河卫于后,大江护其西,战略地位十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