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博物馆藏南宋戗金花卉人物奁考述.docxVIP

常州博物馆藏南宋戗金花卉人物奁考述.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州博物馆藏南宋戗金花卉人物奁考述 肖 宇 (常州博物馆) 宋代是中国髹漆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漆器品类所涉甚广,造型与工艺皆以雅致著称。同时,有宋一代堪为中国古典文化高峰,“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45页。 南宋漆器直观再现了当时风物面貌之一隅,也为复原些许历史细节提供了契机。常州博物馆馆藏南宋戗金花卉人物奁,是目前国内出土五件南宋戗金漆器中最为精美者,为宋代存世漆器珍品, 张荣:《古代漆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 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本文即以此件馆藏漆器为切入线索,对其所涉相关问题略加考述,错讹不周之处尚祈指正。 戗金花卉人物奁出土于常州村前乡蒋塘5号宋墓, 陈晶、陈丽华:《江苏武进村前南宋墓清理纪要》,《考古》1986年第3期,第247—260页。 通体外髹朱漆,内髹黑漆,木胎,漆灰较厚,高21.3、直径19.2厘米。呈十二棱莲瓣形,分盖、盘、中、底四层,各层皆由银釦镶口。盖面戗刻仕女图(图一),盖内侧朱书“温州新河金念五郎上牢”十字铭文。器身十二棱间戗刻折枝花卉(图二),包括荷叶、莲花、牡丹、山茶、牡丹等六组。盘内盛菱边形铜镜,中层盛木梳、竹篦、竹剔签、竹柄丝刷和银釦筒形漆盒,底层盛小锡罐、瓷盒。 图一 戗金花卉人物奁盖面图案 图二 戗金花卉人物奁器身图案 奁是主要用于存放梳妆用品的“盛妆器”, 刘芳芳:《小议盛妆器的演变》,《中国文物报》2010年8月20日第6版。 其名始见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早期奁与匣类似,因存储对象的区别而分为妆奁与食奁,后来逐步固定专门盛放铜镜、梳篦、胭脂、眉黛及香料等。战国时期漆奁为单层,汉代演变为双层,同时流行穹隆顶多子奁。宋代除了对合式奁,还出现柱状多层套奁,形制如戗金花卉人物奁,此类形制出现于南宋后期,并影响后世造作,明代《遵生八笺》将之称为“三撞式”。 (明)高濂撰,王大淳校点:《遵生八笺》卷14《燕闲清赏笺》,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版,第555页。 戗金花卉人物奁起棱分瓣的器形特征,最初出见于隋唐金银器,中晚唐时被陶瓷器所借鉴,迟至两宋则成为瓷器的一般形制, 袁泉:《唐至北宋时期陶瓷器中的金属器因素》,载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等编:《古代文明》(第6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第231—272页。 随后这一形态特征大量运用于漆器。无论是汉代的多子奁,还是宋代的多层套奁,都反映了漆奁储放梳妆用具的实用功能在不断强化。这与宋代女性重视仪容的修饰与增艳有关,所用化妆品、化妆工具逐渐增多,由戗金花卉人物奁内所盛各类什物, 林健:《武进村前南宋梳妆文物考识》,《常州文博》2009年第1期,第6—7页。 可窥一斑。因而,漆奁成为宋代上层女性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闺中器具,以致宋人将嫁妆称之为 “奁产”。 (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卷5《娶妇》,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6—147页。 综观已出土的两宋漆器,存在由简入繁的嬗变轨迹,前期多为素髹,后期髹饰工艺趋于复杂,出现了雕漆、戗金、描金及螺钿等髹饰技术。戗金为漆地饰金工艺之一,《髹饰录》记载:“朱地、黑质共可饰。细钩纤皴,流畅而忌结节。” 王世襄:《髹漆录解说》,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 所谓戗金,是指在漆地表面用针或刀镂刻出纤细线槽,并在线槽中贴以金箔,再细加研磨,从而形成金线纹饰。20世纪70年代末,常州村前蒋塘宋墓戗金漆器的出土,为宋代此类漆器的首次发现,使漆工文献中的记载得以证实。明代杨明为《髹饰录》作注时认为宋代已有戗金漆器,但宋代戗金漆器长期以来未见实物。元代陶宗仪《辍耕录》、明代曹昭《格古要论》等皆有对元代戗金漆器的描述。所以,常州村前蒋塘宋墓戗金漆器出土之前,学界普遍主张戗金漆器迟至元代才出现。讫于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戗金漆器共有五件,其中四件皆出土于常州村前蒋塘宋墓, 陈晶:《记江苏武进新出土的南宋珍贵漆器》,《文物》1979年第3期,第46—48页。 一件出土于江阴夏港宋墓, 高振卫、郭红梅:《江苏江阴夏港宋墓清理简报》,《文物》2001年第6期,第61—68页。 两处出土地点相距不远,漆器风格亦相似。颇值注意的是,戗金纹饰纤细而写实的风格,与宋代金银器錾刻、鎏金及描金相似,这类髹饰工艺在宋代的盛行,是受到金银器华丽风格影响的结果。 袁泉:《略论宋元时期手工业的交流与互动现象——以漆器为中心》,《文物》2013年第11期,第63—72页。 同时,南宋中后期随着“临安”的长期化与稳定化,以及江南偏安一隅的繁荣富足,工艺繁复的漆器品类大增。 戗金花卉人物奁盖内朱书铭文“温州新河金念五郎上牢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