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维普资讯
第 29卷 第 3期 地 震 学 报 VoL29.NO.3
2007年 5月 (285~294) ACTA SEISM OLOGICA SINICA May,2007
文章编号 :0253—3782(2007)03—0285—10
潜在地震破裂面源模型及在概率地震
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胥广银 高孟潭
(中国北京 10008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摘要 目前 国内外常用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 中,一般把未来可能发生 的地震震源 (潜
在震源)简化为点源或者是线源.但对于较大震级的地震 ,仍然采用点源或线源模型来描述
潜在震源显然是不合理的.为此 ,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 中本文提 出了潜在地震破裂面
源模型,并 以 1999年 9月 21日台湾集集 7.6级地震 的车笼埔断层为例 ,探讨 了其在地震危
险性分析中的应用方法.结果表 明;① 采用潜在地震破裂面源模型是合理的,因为它可以模
拟地震破裂面与地震动影响场的三维展布特征,尤其适用于较大震级地震的近场区域 ;② 潜
在地震破裂面源的大小、产状 ,对近震源场点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 区划结果有 明显的控
制影响.
关键词 潜在震源 地 震破 裂面产状 潜在地震破裂 面源 概率地震危 险性分析 地震 区
划
中图分类号 :P315.9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是一个地震的多发 国家.根据地震活动与构造活动的综合研究,在许多地区能够
具体确定地震发生 的断层产状,这些地震活动和构造活动的资料为我们在这些地区进行更
加细致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某些特殊的工程场地,例如核电站
厂址 ,无论是在区域范围,还是在近场范围,有关地震活动性和发震构造 的研究都是十分
仔细的.尤其是在近场 区范围,发震断层 的活动性及其构造产状都得到了细致的研究.如
何利用上述这些地区越来越丰富的地震活动和地质构造方面的资料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1999年 9月 21日,在我国台湾省南投县的集集镇发生了矩震级为7.6级的强烈地震.
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发震断裂车笼埔断层 ,是一条走向为北北东向的
逆断层 ,倾 向南东东,倾角为 3O。,地表破裂超过 100km.地震之后根据近场强震记录的分
布,人们发现位于发震断层的上盘和下盘上的加速度峰值存在着系统的差异 ,断层上盘峰
值加速度系统地高于下盘的峰值加速度 (Shin,Teng,2001).1994年 1月4日美国North—
bridge地震的近场强震记录和其它一些逆断层型地震的强震记录也存在相 同的现象 (Abra一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项 目(104065)、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 (2005DIB3J119)资助.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
所论著07AC1008.
2006—01—20收到初稿 ,2007—02—06决定采用修改稿.
十通讯作者.e-mail:xugyl971@163.corn
维普资讯
286 地 震 学 报
hamson,Somerville,1996).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发震断层上下两盘到地震破裂 的
最短距离 的差异.这种因素对于正断层和走滑断层型地震的地面运动分布的影响较小,因
为正断层和走滑断层的倾角一般远远大于逆断层的倾角.对于逆断层型地震 ,由于断层面
倾角一般很小,断层上下两盘到断层的水平距离的差异很大,造成 了逆断层上下两盘水平
峰值加速度分布的不对称.从这方面讲,在一些发震构造 比较清晰的地区进行地震危险性
概率分析时,应该考虑断层破裂面的大小、产状对场点地震动的影响,尤其是场点位于断
层附近地区时更应该如此.
除了集集地震之外,在我 国发生 的许多强震 的地震破裂或断层的尺度都 比较大.例
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艾尔湖澳大利亚的地形.PPT
- 医生处方 -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PDF
- 十人者谓之杰.PPT
- 升中讲座-长洲圣心学校.PPT
- 千岛一鄂霍次克海地区的地震分布震源机制及应力-中国地震信息网.PDF
- 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研究-环境科学学报.PDF
- 医学遗传学概论—遗传学在医学中的作用-中国医科大学.PPT
- 半刚性路面反射裂缝防治措施研究综述-重庆交通大学学报.PDF
- 半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吉林农业大学学报.PDF
- 十位个位.PPT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5211.9-202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9部分:相同类型着色颜料耐光性的比较.pdf
- 《GB/T 5211.9-202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9部分:相同类型着色颜料耐光性的比较》.pdf
- 《GB/T 37228-2025安全与韧性 应急管理 突发事件管理指南》.pdf
- GB/T 23724.3-2025起重机 检查 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5163-2025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新盖紧包装的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25163-2025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新盖紧包装的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GB/T 11349.2-2025机械振动与冲击 机械导纳的试验确定 第2部分:用激振器作单点平动激励测量.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