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厚覆盖层的面板堆石坝沉降变形规律分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PDFVIP

基于深厚覆盖层的面板堆石坝沉降变形规律分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深厚覆盖层的面板堆石坝沉降变形规律分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第14卷 第2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Vol.14 No.2 2016年4月 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April,2016 文章编号:1672-3031(2016)02-0150-05 基于深厚覆盖层的面板堆石坝沉降变形规律分析 1,2 3 1,2 熊成林 ,邓 伟 ,姜 龙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工程安全监测中心,北京 100048;2. 北京中水科工程总公司,北京 100038; 3. 淮河水利委员会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 蚌埠 233001) 摘要:本文依托河口村水库工程安全监测项目,通过坝基、坝体沉降变形监测资料分析,系统地研究深厚覆盖层 面板堆石坝沉降变形变化规律。成果表明:(1)坝基和坝体沉降填筑期随填筑高度增加而增大,静置期随时间增 加而增大,整体呈先增加而后减小直至趋于零的趋势;(2)坝基和坝体沉降趋稳,主要受坝基地质情况和坝体填 筑高程影响;(3)堆石坝沉降整体与坝型呈不对称分布,其最大沉降量约占坝高的0.72 %,符合一般土石坝沉降 变形规律。监测成果为保证大坝填料、混凝土面板施工以及评价大坝安全性状提供科学依据,亦可为类似工程提 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面板堆石坝;深厚覆盖层;监测;沉降变形 中图分类号:TV641.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3244/ki.jiwhr.2016.02.011 1 工程概况 河口村水库位于黄河一级支流沁河最后一段峡谷出口处,工程规模为大(2)型,是以防洪、供水 为主,兼顾灌溉、发电、改善河道基流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 重要组成部分。河口村水库坝址区位于吓魂潭与河口滩之间,平面上呈反“S”形展布,河谷为“U”型 谷。坝址区谷坡覆盖层较薄,谷底覆盖层较厚,且分布4条间断的黏性土层,出露地层有太古界登封 群、中元古界汝阳群、古生界寒武系及第四系。坝址区地质构造为馒头组下部发育一褶皱层,以及 逆断层(F 、F 、F )和正断层(F )等。坝址区存在单斜构造双层含水层区、龟头山褶皱断裂混合透 9 10 12 1 [1] 水层区、断层密集带低水位区及河床砂卵石含水层及基岩浅层风化区 。 鉴于河口村水库面板堆石坝位于深厚覆盖层之上,并结合坝基处理情况,进行了坝基和坝体沉 降变形监测方案及施工。该监测成果能及时、可靠地反馈面板堆石坝设计和施工,为施工期、运行 期水库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2 工程设计及施工 2.1 工程设计 河口村水库工程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1泄洪洞、2泄洪洞、引水发电洞、溢洪道及# # 水电站等组成,其中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基为深厚覆盖层黏性土,坝体采用上游为级配料、下游为 非级配料填筑。坝基覆盖层一般厚度30m,最大厚度为40 m,岩性为含漂石及泥的砂卵石层,夹4 层连续性不强的黏性土及若干个砂层透镜体。结合河口村水库工程勘测成果和面板堆石坝工程特 点,坝体填筑按上游区为主堆料和下游区为次堆料,坝基开挖和处理为上游核心区为高压旋喷桩和 下游覆盖层局部或表层清除。 上游主堆料区坝基(D0+00—D0+50)为高压旋喷桩处理,间距从上至下逐渐密疏,在1.6~2.4 m之 间,坝基(D0+50—D0+180)为挖除换填区,挖除覆盖层表层及浅层透镜体,置换级配碎石;下游次 堆料区坝基(D0+180—D0+364)表层局部挖除,坝后压坡区为原始地貌。具体处理情况见图1。 收稿日期:2015-11-05 作者简介:能成林(1974-),江西临川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安全监测技术研究。E-mail:xiong-chengling@126.com — 150 — 基于深厚覆盖层的面板堆石坝沉降变形规律分析 熊成林 邓 伟 姜 龙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