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青岛.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建筑 -- 青岛建筑巡礼 栈桥 - 回澜阁 栈桥是青岛极为有名的地标 栈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也就是青岛建置第二年,1893年竣工,目的是为李鸿章巡视青岛而建。全长200米,10米宽。1901年扩建,延长至350米。1931年再次扩建,延长至440米,并且增建回澜阁。90年代的一场台风中受海浪冲击坍塌了一部分,人们才了解其构造,原来外部是石头砌成,中间灌海沙。 1897年,德国强占青岛,是从栈桥登陆的。 1914年11月日本占 领青岛,德国军队自栈桥撤离。 1922年,北洋政 府收回青岛,日本军队自栈桥撤离。 1938年,日本再次侵占青岛,自栈桥登陆。 1945年,国民政 府收回青岛,日本军队自栈桥撤离。 1946年6月,国 民 党军队自栈桥撤往台湾。 所以,栈桥完整见证了青岛的历史,正所谓青岛的殖民历史“从此开始,从此结束” 栈桥王子饭店 栈桥王子饭店原来叫亨利王子饭店。实际上,现在的栈桥王子饭店只是原来的亨利王子饭店的一部分,现在的青岛日报社和栈桥王子饭店加起来才算是完整的亨利王子饭店。这两者本是一体。 亨利王子饭店位于太平路29-33号,始建于1899年,德国建筑师库尔特.罗克格设计,德国汉堡阿尔托纳区F.H.施密特公司施工。 饭店建筑为砖石木结构,二层,正面双层外廊,正门分两层三拱券,立面纵向三段式处理,两段为山字型屋脊。东山墙上刻有一个中文寿字作为山花(这个没找到)。该部分为亨利王子饭店东馆。 1905年在饭店后侧新建亨利王子饭店音乐厅。立面以拜占庭格调的连续檐口为特色,同时带有中国传统的装饰线脚,除勒脚外,墙面嵌少量石装饰。整座建筑居于饭店的中轴线上,具有德国青年派风格。 1911年,又在饭店西侧增建一旅馆部,称为亨利王子饭店中馆。石基粉墙外廊式三层楼房,除地下室外,一至三层各有8套单间。中轴对称,建筑为红瓦顶,窗台、勒角嵌花岗条石,底部以粗花岗石作拱形窗基底,中央突起曲线山花,山面有花草纹雕饰。由德国建筑师里希特设计。 1911年,在中馆以西新建西馆,形成当时青岛最大的西餐馆,建筑面积2053平方米。建筑三层,石、砖、木结构。顶部为红瓦蒙莎顶,立面三段式处理,具有德国建筑风貌。现为青岛日报社。 德华银行旧址 如果从安徽路沿着太平路往东走到青岛路,路口的建筑就是德华银行旧址。 德华银行旧址, 老青岛曾叫它“黑楼”或者“黑洋楼”,这就是德华银行。1899年有德意志中央银行等14家大银行联合组成了德华银行,总行在上海,青岛分行营业楼于1901年落成营业。德国人锡乐巴和魏尔勒设计。 连地下室为三层,平面为方形,建筑面积近700平方米。层高约4.5米,两面的入口呈不对称状,大坡度的蒙莎顶在青岛的德国建筑中独树一帜。屋顶边栏杆的短分格更加突出了自由布局,大楼的支柱、拱券、墙基、屋檐、装饰线及顶部的细方石皆用花岗石砌成,中央是一间大厅。建筑以浅褐色花岗石作隅石和勒角,灰色墙面,临街立面设双层拱券凹廊,屋顶为黑色铅板。整个建筑雄劲、粗犷,具有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特性。1922年起,日本领 事 馆设于此。 它好像一个精致的大钱柜,西、南的外廊是它的收钱口,东北两面不加外廊是怕钱漏出,现在为一民居(!),老建筑保存基本完好。但是从照片对比上看得出来,外立面的修改还是很大的,不仅格局可能连颜色都改了。 青岛基督教堂 沿着沂水路走到龙口路、江苏路交界的地方就能看到高立在山丘之上的青岛基督教堂。 位于江苏路15号的青岛基督教堂,建于1908年,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由德国建筑师罗克格设计方案,汉堡阿尔托纳区F.H.施密特公司施工,于1908年4月19日奠基,1910年10月23日落成。 教堂建筑与地形成功结合,平面呈巴西利卡式,长轴南北向布置,建筑主体由礼拜堂和钟楼两部分组成。礼拜堂面积429平方米,分两层。两侧有较低的边廊,礼拜堂净高11米,檐高9.36米。钟楼平面呈方形,总高36米,上部装两面时钟,内部有一大两小三口德制宏钟。礼拜堂内部顶棚为钢丝网水泥拱形吊顶,厅内前方正中设祭台,内廊柱为粗短的红花岗岩柱身,青花岗岩斗形柱头。教堂大厅设3个出入口,主出入口对南面小广场,西门由江苏路拾阶而上,从钟楼处入边廊,东门由礼拜堂北端入东边廊。建筑外墙为淡黄色带有浪线划痕的粗灰泥抹面,粗条石檐口,粗犷的磨菇石勒角,转角处用粗石包脚。大厅屋面为红瓦坡顶,钟楼顶部为铜架承重,铜皮覆面,涂以深绿色。整个建筑平面布局合理,建筑形体高低错落、层次分明、格调统一、富于变化。建筑风格属青年艺术派和新罗马风格的结合。室内装修的某些样式可见拜占廷时期的痕迹。1983年进行过大修。 青岛美术馆 跳到龙口路和大学路交界处,置身于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黄瓦红墙包围中的一系列奇特建筑群落,这就是位于大学路7号的青岛美术馆。 青岛美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