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防3版草
生防3版第20章草
草原害虫生物防治
我国北方14省区,草原鼠、虫害严重,20世纪70年代,危害面积达3333.4万hm2,每年至少约有150亿kg牧草被子鼠虫吃掉,相当于500万只羊单位饲草量(李守德 王晓斌,1989)。2002 年是我国建国以来草原鼠虫害大发生年份之一,内蒙古、新疆等14 个省(区、兵团) 草原鼠虫害累计发生10 356.1 万hm2 ,其中严重危害3 365.06 万hm2 。尽管采取了多种必要的预防与紧急防治措施,但估算全国仍损失鲜草1 514.28 万t,折合经济损失30.29 亿元(张礼生,2003)。根据近年来持续暖冬、过高的害虫残存基数、草原生态环境与自然天敌的衰减等现象,结合草原鼠虫害形成、发生的规律以及灾区生态演变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全国草原鼠虫害仍呈大发生势态,形势依然严峻。严重发生的害鼠种有高原鼠兔、大沙鼠、长爪沙鼠、高原鼢鼠、鼹形田鼠、达乌尔鼠兔等。草原害虫依然为草原蝗虫、草地螟、草地毛虫、白刺僧夜蛾、古毒蛾、柽柳条叶甲、阔茎萤叶甲等。亚洲飞蝗和东亚飞蝗也将在新疆、辽宁、河北等省区草原不同程度地发生,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蒙古国接壤的新疆、内蒙等省区还将面临境外蝗虫迁入的威胁(张礼生,2003)。2005~2006年的冬春气温偏高,草原鼠、虫害信偏重发生。下面重点介绍草原害虫的生物防治。
20.1 草原毛虫的生物防治
草原毛虫( Gynaephora spp. ) 是我国青藏高原牧区的重要害虫,别名红头黑毛虫、草原毒蛾,属鳞齿目,毒蛾科。国内有草原毛虫( Gynaephora alpherakii) 、青海草原毛虫( G. qinghaiensis ) 、金黄草原毛虫( G.aureate) 、若尔盖草原毛虫( G. ruoergensis) 、小草原毛虫( G. minora) 。草原毛虫发生在海拔3 000~5 000m 的高山草原(魏学红,2004), 在河谷平地、河边、山坡、山顶上、阴坡、阳坡,以及草甸草场、沼泽草场、灌丛草场上都有分布,主要发生在平坝干旱草场。草原毛虫广泛分布于青海、西藏、甘肃、四川等地区。
1995~2002 年,西藏那曲每年6 月在聂荣县下曲乡和桑荣乡、安多县果组乡、那曲县门地乡等地都有草原毛虫大量发生。虫口密度平均为200~350 头/ m2 ,最严重时虫口密度为700~1000头/ m2。特重灾区达到2000 头/ m2 以上,可将成千数万亩草场吃得尽光。一代草原毛虫的危害天数为60d ,每100头草原毛虫的日食鲜草量以1.53 g计,2002 年聂荣县草原毛虫虫害发生面积为20万hm2 ,牧草损失总量为12.8万t(魏学红,2004)。毁坏严重的草场植被在两年内难以恢复,形成单位面积草地生产能力和载畜量大幅度下降,毛虫与牲畜争夺草场。每年平均损失189.45847 亿元。毛虫45 天吃掉的草相当于5754.24 只羊一天的鲜草量(王俊彪等, 2002)。西藏当雄县龙仁乡有虫害发生。1999 年8~9 月危害较严重,虫口密度为24. 6 头/ m2 ,而2001 年和2002 年发生较轻,虫口密度为1 头/ m2 ,对草地基本没有危害(魏学红,2004)。
青海省草原毛虫发生面积已达到73.8万hm2 ,严重为害面积近50万hm2 ,平均虫口密度89.46 头/m2 ,为害最重地区高达119头/m2 ;预计为害程度还将加重,受灾面积还会继续大,2002年全省因草原毛虫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700万元(杨爱莲,2002)。
20.1.1 草原毛虫的生活习性
草原毛虫年发生一代。据四川若尔盖县的草场调查(海拔3540m),9月底已有毛虫卵孵化,自10月、11月逐渐进入越冬场所越冬,翌年4月中旬外出活动,幼虫发育成熟,在7月下旬开始羽化、交配、产卵,9月下旬开始孵化,又出现一龄幼虫。当温度下降,一龄虫进入越冬场所,以休眠状态越冬,一般不取食。但在中午前后,太阳直射、温度较高时(约2℃以上),则可活动,有的爬出越冬场所,个别幼虫能取食干草。越冬幼虫约有20%~40%死亡。越冬幼虫有群聚习性,特别在牛粪下,常有数十条至上百条聚居在一处(陈安杰, 1984)。
一龄幼虫越冬出土后,开始取食。随其龄期增长,食量逐渐增大。特别是五龄幼虫的食量更大,可把嫩枝和叶片全部吃光。草原毛虫主要取食莎草科、禾本科牧草:小嵩草(Kobresia pygma)、大蒿草(K. grandis)、矮蒿草(K. humilis)、苔草(Carex muliensis)、荅草(Koeleria cristata)、异针茅(Stipa aliena)、剪股颖(Agrostis matgumrae)、垂穗披碱草(Clinelymus nutans)等,也可取食其它草,如萎陵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