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海上溢油发生后的风化过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12031231张文洁.DOC

海上溢油发生后的风化过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12031231张文洁.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上溢油发生后的风化过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12031231张文洁

海上溢油发生后的风化过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张文洁 摘要:水体中石油的分布与归宿取决于溢油风化。油的风化是许多不同过程的综合过程,它们是同时发生,互相影响的。本文通过对溢油的蒸发、乳化、溶解、分散、光氧化、沉降、生物降解等风化过程的研究,初步弄清了溢油风化各过程的机制及主要影响因素。本文也介绍了溢油对海洋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溢油;风化;综合过程;海洋生态环境;影响 引言 溢油是指排入海洋环境(或河流)的油。OPRC公约定义的油,包括任何形式的石油,如原油、燃料油、油泥、油渣和炼制产品[1]。 随着海洋石油运输业的迅速发展,石油开采和水上运输量逐年增加,每年都会发生多起海洋溢油事故,导致大量石油泄露到海洋中,对海洋环境和人类生存造成极大的危害。石油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不仅范围大,而且持续时间长。因此,引起了人们对海上溢油的普遍关注和大量研究。溢油在海上发生着复杂的变化,经历着不同的过程,其中风化过程是最重要的过程。风化过程决定着溢油的性质及归宿,影响着溢油应急处理的方式。 1 海洋溢油的介绍 1.1 石油的组成和性质 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79~0.96×103kg/m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60~30℃),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以上,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83%~87%)、氢(11%~14%),其余为硫(0.06%~0.8%)、氮(0.02%~1.7%)、氧(0.08%~1.82%)及微量金属元素(镍、钒、铁等)。碳和氢化合而成的烃类物质是构成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95%~99%,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对石油产品有害,在石油加工中应尽量除去。我国原油的主要特点是含蜡较多,凝固点高,硫含量低, 镍、氮含量中等,钒含量极少。除个别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馏分较少,渣油占l/3。组成不同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别,产品的性能也不同。大庆原油的主要特点是含蜡量高,凝点高,硫含量低。 1.2 海洋溢油的存在状态 水体中石油的分布与归宿取决于溢油风化。石油进入水体环境后以漂浮在水面的油膜、溶解状态、乳化状态和凝聚态残余物4种形式存在。溢油在海面会受到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发生蒸发、溶解、光氧化和细菌降解等变化并改变其固有特征性质的现象即称为溢油的风化。这些过程受环境条件温度、盐度、溶解氧含量、风、波浪、悬浮物含量、地理位置、油的化学组成、光照、微生物种群及氧化还原环境等诸因素的影响。石油进入海洋后,首先在海面扩散形成油膜;随油膜的扩散和风、波、流的作用,油膜越来越薄;油的扩散面积越大,就越有利于各种形式的转化,然后通过物理、化学过程发生转化,部分蒸发,部分转化成溶解态和乳化态,其残留物凝固成固体颗粒,进而发生各种降解沉淀。 2 海洋溢油的风化过程 风化主要包括:蒸发、溶解、乳化、光氧化、生物降解、颗粒物的吸附与沉降、水体的混合扩散以及生物体内的代谢作用等(图2-1)。其中蒸发和乳化过程占有重要地位。风化从短期来看,蒸发和乳化过程是重要的风化过程,影响溢油以及反应决策和经济损害评估;从长期来看,光氧化和生物降解越来越重要,决定海上溢油的最终归宿,并在全球海洋环境影响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溢油应急预报中考虑较少[2]。 图2-1 海上溢油风化过程示意图 2.1 蒸发过程(Evaporation) 石油进入海洋后,初期的风化阶段主要是蒸发。蒸发过程是海面溢油中的石油烃的较轻组分从液态变为气态向大气进行质量传输的过程,它是溢油质量传输过程的主要部分,一些学者认为仅仅蒸发过程就可以除去原油烃的约50%,特别对轻质原油或成品油(如汽油,柴油等),蒸发损失有的可达溢油总量的75%。研究表明,石油中的烃组分,如小于C13的所有烃类,将在一天内从水面完全挥发,大多数原油溢出后24小时内其体积的损失约为30%~40%;如汽油、煤油等在几小时内便可挥发干净。小于C15的所有烃类(沸点小于250℃)将在10天内从海面挥发,C15~C25范围内的烃(沸点250℃~400℃)有限地挥发,大部分残留于油膜中,C25以上(沸点大于400℃)将很少损失。 一方面蒸发减少了海水相中的油的含量,并使油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改变。另一方面蒸发组分在太阳光的作用下,容易光氧化而生成复杂的各种化合物,可能随着降水而重返海洋或随风漂移而落入陆地造成各种不同危害。此外,蒸发还影响着其它的风化过程。 实际上对某种原油来说,蒸发量是一定的(因组成一定),不过由于环境条件的差异造成蒸发速度不同而已。溢油的蒸发主要受油的成分、溢油面积、油膜厚度、风速、海面温度等影响,其中风的作用是主要控制因素。 对溢油蒸发过程的研究方法有现场观测和实验室模拟。现场观测一般是利用溢油事故或人工溢油实验对样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