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居巢称名的历史文化论析.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居巢称名的历史文化论析.pdf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38 卷第2 期 JournalofHuaibeiNormal University Vol. 38 No. 2 2017 年4 月 (PhilosophyandSocial Sciences) Apr. 2017 居巢称名的历史文化论析 王振红 (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摘 要:居巢称名与环巢湖地域的巢居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古代中国巢居习俗地域广阔,居巢之所以先 后指称环巢湖区域的三个地方,当与夏、商、周三代及其以前的淮夷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互动有关。在广阔 的巢居地域之中,环巢湖地域的淮夷文化最早与强势的中原文化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居巢之名应为中原文化留 下的历史印记。 关键词:居巢地望;巢居文化;淮夷文化;中原文化 中图分类号:K9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83(2017)02-0037-03 一、居巢地望与巢居文化 子平及宗子,遂围巢。”杜预注曰:“群舒,偃姓,舒 庸、舒鸠之属。今庐江南有舒城。”又曰:“宗、巢二 自古以来,关于居巢的地望有三个不同的说法: [3]1851 国,群舒之属。” 按当时楚国国都在西南汉江流 第一种观点,居巢位于桐城南六十里左右,当 域,楚令尹子孔执缚舒子平以及宗子显然是由南 在今天桐城南嬉子湖与莱子湖附近。《太平寰宇 而北的路径,这就是说舒、宗在南,巢地在北。杜 记》卷125舒州桐城县下云:“古巢城,俗号古重城, 预认为巢在庐江六县东,合乎情理。 在县南六十五里。按《史记》成汤伐桀于南巢,即 此城。城三重,故号重城。南北川泽,左右陂湖。” 再者,《左传》定公二年:“秋,楚囊瓦伐吴,师 卷126庐州县下亦有“巢”,云:“古巢伯之国。《尚 于豫章。吴人见舟于豫章,而潜师于巢。冬十 书》云成汤放桀于南巢,又云巢伯来朝,即此也。春 月,吴军楚师于豫章,败之。遂围巢,克之,获楚 [3]2132 秋时楚灭以为邑。秦汉为居巢县。”顾炎武《肇域 公子繁。” 按豫章即今南昌,巢地如在桐城一 志》继承此说,曰:“巢城,在(桐城)县南六十里。 带,两地相距不远,不易隐蔽,楚军如果胜利,可 其称三重,故又称之为重城。南北川泽,左右陂 顺赣江而下直捣桐城,潜师于巢的吴军亦面临危 [1]289 险。《路史·国名纪》亦载:“南巢氏,桀之封。秦为 湖。今废。” 今人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夏 时期全图”标有“巢”地,而“商时期全图”亦标有 居巢,今无,为之属巢县也。古巢伯国,吴灭之,故 [4]卷四 “南巢氏”,其地皆标注在“六”之东南,今巢湖西南 巢城在皖北六东。” 又,《左传》昭公二十四 方向,与《太平寰宇记》以及顾炎武《肇域志》所谓 年:“吴人踵楚,而边人不备,遂灭巢及钟离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