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节录自一九九六年四月某报刊).DOC

(以下文字节录自一九九六年四月某报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下文字节录自一九九六年四月某报刊)

宣道會陳瑞芝紀念中學 1998至99年度 第二次測驗 中七級 中國語文及文化科 姓名:_______________( ) 測驗日期:1998年11月27日 班別:_______________ 測驗時間: 15分鐘 注意事項: 1. 本試卷共設40條是非題,必須全部作答; 2. 你認為陳述句子是對的,請填上「T」;不對的則填上「F」;答對可得1分,答錯倒扣1分,棄權不作倒扣分; 3. 問案寫在答卷上,呈交時不必摺疊。 題目 以下各題,是基於金耀基教授《中國的傳統社會》的觀點設定。 答案 1. 人民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會起來反對政治原則,而非反抗暴君。 2. 梅篤斯把反抗暴君的稱之為革命。 3. 美國漢學家亞瑟萊特曾在文中列舉出十二種中國人的性格特徵。 4. 在傳統社會中,人們為消除對自然環境的焦慮,一會倚賴傳統;二會倚賴科技。 5. 在傳統的層階系統中,每個人均有雙重地位,即本身是一在上者,亦同時是一在下者。 6. 作者認為權威性人格具有安定社會的功能。 7. 若一個中國人被稱為無禮,是一對面子極大的懲罰。 8. 中國人對親人和外人取態的不同,是源於「原級團體」的思維傾向影響。 9.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肯定了民有觀念。 10.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肯定了民治觀念。 11. 「民治」一詞,即美國林肯總統所說的BY THE PEOPLE。 12. 政治在中國文化因素中,不是最重要的。 13. 二千年來,中國所行的是君主立憲制。 14. 在中國,任何政治的變遷,都只是人事的變更,而非政治秩序的更迭。 15. 奧門所說的臣屬文化即人民在政治參與上只有產出取向而沒有投入取向。 16. 辜鴻銘曾指稱美國人廣闊、單純但不深刻。 17.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杜甫的詩句。 18. 權威人格與權威性會結構交互影響,會使個人的創造力斲喪。 19. 中國人慣於活在「次級團體」中,因此特別著重人情味。 20. 辜鴻銘曾指稱德國人深刻、單純但不廣闊。 題目 以下各題,是基於韋政通教授《中國文化概論.藝術》的觀點設定。 答案 1. 中國和印度的藝術,和宗教的關係非常密切。 2. 孔子觀東流之水,曾感歎水之似法,是因為其萬折也必東。 3. 中國繪畫自唐以後南北分宗,南人重寫實;北人重寫意。 4. 在文中「得其形似,則無氣韻」是指建築藝術而言。 5. 在漢代開始,由於西域音樂的傳入,音樂史上始有「古樂」與「胡樂」之分。 6. 中西園林建築的差異在於:中國採用幾何式,整齊劃一;西方採用自然式,富於怡悅天趣。 7. 到了南北朝,佛教帶來的新的畫風,首先影響了中國的山水畫。 8. 中國文學和中國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有不朽價值的兩個部分。 9. 在五代十國時期,中國大量吸收外來文化以後,形成的新宗教和哲學與原來的先秦文化轍不合。 10. 在中國,以音樂藝術與政教的關係最為密切。 11. 中國人認為紀念碑和墳墓屬生活以外的事,繪畫和祭禮,則屬於現實生活範圍之內。 12. 蘇格拉底處理道德問題的方法是直覺的;孔子處理道德問題的方法是智性的。 13. 作者認為中國由於藝術精神過分發展,反使科學態度科學精神,未能充分成長。 14. 齊如山先生認為國劇不許寫實,是因為要保留歌舞的本質。 15. 在中國歷史上,山水畫的成就,遠在山水文學之前。 16. 唐宋時,中國第一流的畫家同時是第一流的文學家,這就產生了中國獨有的「文人畫」。 17. 在文中「祖逖聞雞起舞」被歸類於形容心事的舞。 18. 民初蔡元培等學者曾提倡:「靈育代宗教」的說法。 19. 王羲之在《學畫論》中曾說,作品是以畫家的人格為基礎的。 20. 作者認為宋儒的禁慾主義,妨礙了舞蹈藝術的發展,令日後知識份子的心智萎縮。 --全卷完-- 宣道會陳瑞芝紀念中學 1998至99年度 第二次測驗 中七級 中國語文及文化科 評分參攷 姓名:_______________( ) 測驗日期:1998年11月27日 班別:_______________ 測驗時間: 15分鐘 注意事項: 1. 本試卷共設40條是非題,必須全部作答; 2. 你認為陳述句子是對的,請填上「T」;不對的則填上「F」;答對可得1分,答錯倒扣1分,棄權不作倒扣分; 3. 問案寫在答卷上,呈交時不必摺疊。 題目 以下各題,是基於金耀基教授《中國的傳統社會》的觀點設定。 答案 1. 人民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會起來反對政治原則,而非反抗暴君。 F 2. 梅篤斯把反抗暴君的稱之為革命。 F 3. 美國漢學家亞瑟萊特曾在文中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