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文地质调查.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水文地质调查

(一)水文地质调查 工作思路与部署安排:继续在华北平原东部地区开展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及 典型地区1:5 万水文地质调查示范。在华北平原、松嫩平原、银川平原、河西走 廊、准噶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开展地下水动态调查评价及综合研究。对我国北 方 11 个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进行综合集成。开展华北平原、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淮河流域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继续开展内蒙古、 甘肃能源基地地下水勘查。开展西南岩溶石山地区重点岩溶流域和盆地1:5 万水 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选择典型流域建立岩溶水开发和石漠化整治示范工 程,提出岩溶水开发与环境地质整治方案。在东北、西北、华北、四川阿坝州地 方病严重区,内蒙古河套高砷地区、陕西大荔县高氟水地区进行地下水勘查和供 水安全示范。在四川省红层丘陵区继续开展地下水勘查和开发利用示范。 1.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1)中国北方主要盆地地下水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成果综合集成 组织开展了中国北方 11 个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 评价成果集成出版稿的编辑工作。从区域调查成果集成、新技术新方法及应用、 北方水工环战略三个方面进行综合。 (2 )典型地区1:5 万水文地质调查示范 完成1:5 万水文地质调查840 平方千米,地球物理勘探500 点,水化学、同 位素取样186 组,GPS 工程点测量25 点,抽水试验64 台班。编写了2 个图幅水 文地质钻孔的详细设计和1:5 万水文地质调查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研究及编图技 术要求工作方案。 2 .中国北方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动态调查评价 开展了农业开采量典型监测。对布设的 8 个农业开采量监测点,24 口农田 灌溉井、8 口农村生活饮用水井、近1000 亩农田的农田灌溉情况进行每日监测。 监测点分布于北京大兴、天津武清、河北正定、河南鹤壁、山东莘县等地,分别 代表了山前平原、中部平原、滨海平原 3 种典型地貌单元和地下水、地表水 2 种主要灌溉水源。编制了40 余张地下水动态演化图件,比较详细地刻画了不同 时期的地下水动力场特征及目前流场的形态特点。 开展了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初步评价。利用2006~2007 年度开展的典型地 区地下水超采评价指标研究成果和地下水调查监测数据,对全区进行了地下水超 采初步评价。华北浅层地下水多年平均可采量为212.65 亿立方米,2006 年实际 开采量为 170.28 亿立方米,总体上未超采。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超采区面积为 39392.9 平方千米,占华北平原总面积的 28.46% 。严重超采区面积为 19958.93 平方千米,占华北平原总面积的 14.42%。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多年平均可采量 为20.26 亿立方米,2006 年实际开采量为29.84 亿立方米,整体上处于严重超采 状态。深层地下水超采区面积 77153.35 平方千米,占华北平原深层总面积的 62.69% 。深层严重超采区面积为29571.00 平方千米,占华北平原深层总面积的 24.03% 。严重超采区主要包括河北的深州市、泊头市、沧州市、雄县和曲周县; 山东的德州市、夏津县和临邑县;天津的宁河、静海和大港区。 3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 完成取样点布设与样品采集 225 组,其中地下水样品 204 组,地表水样品 18 组,土壤样品3 组;完成野外调查58 个点,其中潜在污染源调查点42 个, 新定污染地表水点2 个,水文地质调查点 14 个。对 1:5 万调查区内的垃圾场进 行系统调查核实,对区内2007 年度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公布的重点污染源环境保 护信用管理评价结果中的红牌和黄牌企业进行核查,对区内主要污染河段进行复 查。 开展了以地下水污染晕为探测目标体的环境地球物理调查研究。对广州七处 典型污染场地开展了物探工作。涉及有垃圾场和油库入渗型污染源、污染河流型 污染源、污水灌溉型污染源和可疑污染河流的监测。实际完成探地雷达剖面 19 条,其总长度为3402 米;高密度电阻率法剖面22 条,其总长度为3082 米。查 明测了区内所布剖面地下10 米范围内地下水污染晕的分布;与已知水文地质和 地下水采样分析结果对比,研究了各种地球物理调查方法的可行性,探索开展了 相应环境地球物理有效技术措施。 4 .长江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