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科学(四年级上册1—3单元.ppt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科学(四年级上册1—3单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科学(四年级上册1—3单元

《科学》(四上)教材总体说明 从知识覆盖面看,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三大领域,各领域的知识或以综合主题单元的形式或以独立单元的形式呈现,其中以综合主题单元居多。 从探究技能的覆盖面看,既覆盖了单项的初级过程技能,又出现了综合过程技能中的“假设与收集证据”。(教师们可以对照教材所设计的活动,考察诸活动中提供的探究技能训练内容,进行相应的指导。) 覆盖了“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相当宽泛。具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在各主题单元之中。 初级过程技能 观察 分类 测量 交流 推断 预测 认识空间—时间联系认识数字联系 初级过程技能 初级过程技能 综合过程技能 阐明假设,说出变量的名称 控制变量 得出操作定义 做实验 解释数据 研究 综合过程技能 综合过程技能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核心概念: 空气的性质 空气流动的规律 空气对运动物体的影响 空气对生命的影响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占据空间吗 2、空气是会流动的吗 3、空气影响物体的运动 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1、空气占据空间吗 感受空气的存在,空气占据空间。 认识空气有质量。 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2、空气是会流动的吗 体验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研究热空气的流动规律。 研究冷空气的流动规律。 探究冷暖空气的流动路径。 想象大自然中空气流动的规律。 介绍热空气的用途。 3、空气影响物体的运动 激活学生旧有经验,初步认识空气阻力。 实验探究小车外形与空气阻力的关系。 认识空气的动力作用。 了解人们对空气动力、阻力技术的应用。 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调用生活经验,说明生命与空气的关系。 车辆尾气实验,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 你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 第二单元 冷和热 核心概念: 热传递的方式 物体吸热散热性能 物体三态的变化及其变化条件 热胀冷缩 雾雨露霜的成因及蒸发、凝结 第二单元 冷和热 1、热水变凉 2、热往哪里传 3、吸热和散热 4、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 5、水的变化 1、热水变凉 (以探究技能训练为主) 建立假设。 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 记录数据,试着画出曲线图。 讨论反思,得出结论。 2、热往哪里传 热在金属里的传递。(热传导) 热在水中的传递。 (热对流) 3、吸热和散热 研究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一样吗? 研究不同颜色的物体,它们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一样吗? 生活中关于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应用。 4、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 提出问题,进行预测。 冷和热对物体状态的影响。 冷和热对物体体积的影响。 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单元 奇妙的声音王国 核心概念: 声音来源于物体的振动 声音能穿过许多物质 耳朵听声的机理 声音的音色、音强和音调 乐音和噪音 第三单元 奇妙的声音王国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3、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4、声音的强弱和高低 5、快乐的小乐队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让我们来制造声音。 探究活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怎样“看见”声音? 2、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拓展活动:声音能在水里传播吗?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3、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了解耳朵的内部构造,研究鼓膜的作用。 类比推理耳廓的作用。 体验听力障碍者的困难。 4、声音的强弱和高低 猜声音辨音色。 敲击乐器辨认声音的强弱(即音量)。 探究声音的高低(即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难点。建议参考《科学课》2003年3月上刊载的《乐器的研究》课堂教学实录) 炼 钢 弯玻璃管 做 飞 行 器 2 0 4 6 8 10 12 14 16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时间(分钟) 温度(℃) 讨论反思: 1、分析实验数据,你有哪些发现? 2、回顾假设,看看你一开始做的假设正确吗?与结论是否相符? 3、回顾实验的过程,说说有什么感想、收获或遗憾。 猜一猜:沙和水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一样吗? 想一想:怎样进行比较? 在阳光下观测10分钟,每隔2分钟测一次温度,记录下水和沙的升温情况。 在阴凉处再观测10分钟,每隔2分钟测一次温度,记录下水和沙的降温情况。 像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