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鄂博梁一鸭湖构造带地质评价再认识.pdfVIP

柴达木盆地鄂博梁一鸭湖构造带地质评价再认识.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柴达木盆地鄂博梁一鸭湖构造带地质评价再认识.pdf

2006年3月 青海石油 第24卷第 1期 柴达木盆地鄂博梁一鸭湖构造带地质评价再认识 姜桂风 蔡云兰 李艳萍 袁秀君 (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 要 郦博粱一鸭湖构造带是柴达木盆地腹部一里坪凹陷以北的一大型构造带。本文主要对 该构造带的源岩、储层、盖层、圈闭等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确定出了制约该构造带油气成 藏的主要控制因素,进而指出该构造带下一步钻探的有利 目标。 主题词 柴达木盆地 部博粱一鸭湖构造带 成碱条件 1.区域构造位置 鄂博梁一鸭湖构造带位于柴达木盆地腹部一里坪凹陷以北。带内主要包括鄂鄂博梁 Ⅱ号、鄂 博梁m 号和鸭湖构造,三个大型地面构造呈条带状 自西而东展布。同时该构造带也是盆地内昆 特依、一里坪凹陷、伊北凹陷和鄂博梁次凹所夹持的一构造 带。其构造位置是较为有利的(图1)。 2.构造带内勘探情况及油气显示 (1)钻 探 工区已钻探井十余口,且大部分探井在钻探过程中基 本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出水和井漏。如:鄂博梁 I号构造上 的鄂I一1井在钻探过程中累计出水9976.36方,累计漏失 泥浆282.65方。鄂I一2井在51—4852.73m井段的13个 层段发生井漏38次,累计漏失钻井液652.o6m3。鄂博梁II 号构造上的鄂 Ⅱ一2井钻探过程中由于上部地层裂缝发育,从井深76m就开始漏失,主要漏失井 段在2000m以上,最大漏失量一次可达200多方,全井累计漏失泥浆 2012.3方,累计出水 4303方;鸭湖构造的鸭参3井全井共发生井漏15次,出水 1O次。全井段钻探采用饱和盐水泥浆, 井口至5204.55m所使用泥浆比重为1.02—2.18。构造带内的鄂博梁Ⅲ号构造至今未进行钻 探。 (2)物耀 工区最早的物探工作开始于 1956年 1:5万重磁力详查,此后的40年间地震勘探工作量 极少。鸭湖构造 目前的地震测网密度为4×6km。鄂博梁 Ⅱ、III号构造地震始于八十年代,测网 很稀,资料较差。九十年代末地震测网达4km×8km,2000年继续加强地震勘探,测网达到 2km×4km,资料品质较九十年代末有很大提高,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保证。 (3)油气显示情况 ①油气苗显示 ★姜挂风。★。地质高级工程师,1989年毕业于西j匕大学石油地质专业,现在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从事天 然气地质综合研究。 2 青海石油 2006年3月 油气苗(油气渗漏)分宏观油气苗和微油气苗两类。宏观油气苗是用肉眼可清楚地看见油、 气、沥青在地表的渗漏痕迹,而微油气苗就是用肉眼无法观察到的油、气、沥青在地表的渗漏痕 迹。油气苗的形成往往与褶皱、断裂、侵蚀、侵入 等地质作用有关。在历史上,通过探测油气苗发 现了不少油气田,如l9世纪末和2O世纪初,在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仪通过探测地表油苗大约就 发现了57个油田。南海油气田的勘探最初也是 由于油苗的发现而展开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柴达木盆地在开展地面 调查阶段的同时,已比较详细地记录了各构造地 面油气出露状况。工区位于柴北缘西段,油气苗 表现出明显的区块分隔性 在鄂博梁 I号构造及 其相邻的冷湖三、四号构造的地面均发现了油气 苗,主要沿地面断层分布于构造高部位(图2)。 油气苗的发现说明该区存在含油气系统,在地质历史时期发生过油气的运聚,表明本区烃 源岩应当较为发育 研究表明,往往早期成藏的构造,受构造运动影响才会在地面形成大量的 油气苗。由此推断,在充足的烃源岩条件下,区内可能存在多期成藏,进一步说明工区深层具有 较大的勘探潜力。 舳 ②钻井油气显示及试气情况 4o}一 35 工区各个构造钻探程度相对较低,但在钻探过程中均见到了级3o} ■ 别较高的气显示,具体情况为: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