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红外遥感图像的特点 热红外遥感图像与可见光/近红外图像具有明显差别 Morro Bay as Recorded In Different TM bands TM 1 TM 2 热红外遥感图像的特点 ?????????????????????????????????? ?????????????????????????????????? TM 3 TM 4 ?????????????????????????????????? ?????????????????????????????????? TM 5 TM 6 warmer slopes 热红外遥感图像的特点 TM1 TM7 TM6 Waterpocket Fold white sandstone 白天热效应 热红外图像随时间变化明显 白天的图像类似于常规的航空相片(光照、阴影);黎明前温差明显减小(无阴影),可以看到局部热岛效应,以及由沥青铺设的路面。 白天 黎明前 白天热效应 在一天的周期中 (diurnal cycle), 地表50~100cm被交替地加热、制冷。日平均地表温度通常与平均气温相近。 5种表面24小时的辐射温度变化 思考:依据右图预测沙漠表面及非流动水体在凌晨4点和下午2点的相对灰度变化 热红外遥感的复杂性 热红外遥感的大气影响更为复杂 热红外波段,大气散射作用不强,但大气分子与悬浮粒的吸收作用却十分明显。 热红外信息,除受大气干扰外,还受地表层热状态的影响,如风,气温,湿度等微气象参数,土壤参数,植被覆盖,地表粗糙度,地形地貌影响 地物本身的热过程是复杂的。地物从热辐射的能量吸收到能量发射,存在一个热存储和热释放过程,整个过程存在滞后效应 热能的传递有多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显热交换:地表热能与大气交换; 潜热交换:地表水分蒸发的能量交换。 热探测器所获得的物体发射信息包含两个重要的信息,即物体的温度和以及表示物体辐射能力的比辐射率,温度与比辐射率的分离是热红外遥感的难点; 热红外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一般低于可见光-近红外遥感图像,所以,混合像元问题非常严重。 热红外遥感应用 灾害调查与监测,如林火监测 土壤水分监测 地质找矿,地热调查 环境污染监测 城市热岛效应 等等 热红外遥感应用 林火初期,几处可见在和俄罗斯接壤处,但我国境内没有 热红外遥感应用 1987年5月7日. 我国有三处火源,其中一处没有扩散 热红外遥感应用 1987年5月8日早晨,我国境内的森林大火迅速扩散 热红外遥感应用 林火的最后状态林火表面和破坏面积清晰可见. 地表温度正常分布 地震前出现热红外异常 地震前热红外异常扩展 地震后热红外异常消失 地震前西北向热红外异常增强 张北6.2级地震前热红外异常及其动态变化过程 震前热异常卫星遥感监测 夜视系统 小鹿的不同部位,温度不同 夜视系统 房子的不同部位,温度不同 夜视系统中的人、汽车(启动的、未启动的)、房子 穿衣人:裸露部位(脸部、颈部、胳膊)温度高、衣服覆盖处温度低 热红外检测疾病,白色部位为意思病变部位 课后小作业: 假设森林火的温度为1000度,请问用那个波段最适宜监测森林火灾。 本次课程结束,请提问! 绝对零度-273.15℃ * * P热惯量不锈钢最大,因此加热和制冷周期最短 * Damp湿的 stand * * 遥感电磁辐射基础2 中国农业大学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张超 地理信息工程系 * 2 电磁波辐射源 2.1 黑体辐射 2.2 黑体辐射定律 2.3一般辐射体和发射率 2.4 基尔霍夫定律 黑体:对任何波长的辐射,反射率和透射率都等于0。 黑体是一种理想的吸收体,自然界没有真正的黑体。 人工制造的接近黑体的吸收体 2.1 黑体辐射 2.2 黑体辐射的定律 2.2.1 普朗克公式 2.2.2 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2.2.3 维恩位移定律 描述黑体辐射通量密度与温度、波长分布的关系。 2.2.1 普朗克公式 h: 普朗克常数6.6260755*10-34 W·s2 k: 玻尔兹曼常数,k=1.380658*10-23 W·s·K-1 c: 光速; λ: 波长(μm); T: 绝对温度(K) 变化特点: (1) 辐射通量密度随波长连续变化,只有一个最大值; (2) 温度越高,辐射通量密度越大,不同温度的曲线不相交; (3) 随温度升高,辐射最大值向短波方向移动。 普朗克公式图示: 2.2.2 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对普朗克定律在全波段内积分,得到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辐射通量密度随温度增加而迅速增加,与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含义? σ: 斯蒂芬-玻尔兹曼常数,5.6697+-0.00297)×10-12 Wcm-2K-4 红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