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修补青铜器的详细技术+配方
1.青铜器整形青铜器在地下埋藏时,墓穴塌陷,地层变化,有些被挤压,有些被撞击,也有可能在转辗中发生破坏,因而就需要对这些青铜器进行整形。整形就是纠正变形。要根据铜器变形程度和铜质性质的延展性、弹性、塑性、脆性、强度、厚度及腐蚀程度,选择钣金技术、模压法及撑拉焊接等不同的方法整形。(1)锤打法 是用钣金技术对那些胎质延展性较好、韧性强的局部坑陷的青铜器,通过敲击以恢复其原来形态,如果铜器是弧度、凹面的器物,可以制成大小不同弧度的铅砧等器具,垫在变形部位,然后用铅锤在反方向轻轻锤打,使弧度或凹面逐渐向里收缩或扩散,直到恢复原状。 (2)模压法 适合于铜胎较薄、韧性好、腐蚀轻的铜器。模具用锡或木块制成,分内外两模,把变形的铜片或部位按照适合弧度置于模具之间,然后将模具夹在大台钳内或液压机上缓慢加压,铜片大约恢复1/3,停一段时间去掉压力,检查恢复的变形是否正确。在加压时需时紧时松,直到铜器变形部位恢复原形,如去掉压力后仍有小的变形存在,可再用捶打的方法解决。(3)工具整形法 对铜器整形,根据变形的程度及部位也可以利用不同的工具、夹具,采用支撑、顶压、撬 搬、扭及焊接等方法进行校正。(4)加热整形法 对铜质好、胎壁薄的青铜器可采用加热方法来进行。主要利用烘干箱加温,大约在250以内,用自制的加压钳加压。(5)锯解法 对于那些胎壁厚、延展性和弹性都较差的变形严重的器物,只能用锯解法,再经组焊才能达到最后整形的目的。如圆形和椭圆形鼎,锯缝一般选在器物壁受压变形的那些断口上,以最短、最少伤纹饰的那些部位为好,根据经验,应从铜器内壁用钢锯锯开一条缝,锯缝深度约为铜器厚度的2/3,其余1/3用台钳夹开。锯下的各块,先作矫形,然后再焊接或粘接起来。鼎口变形得到纠正后,腹部变形也用上述方法逐块解决。但一般古代青铜器不提倡采用锯解法。各时期青铜器的特点:商、周、春秋早期铜器,因为铜器铸造的胎厚,而且入土年代久,没有弹性、韧性,不能用铅锤砸,变形的铜器要用绳捆、铅丝捆,台钳夹或钢锯锯。春秋中期和战国时期的铜器,精而薄,花纹比较活泼,而且出现了镶嵌金银、错花纹及铭文。这些破碎变形的大部分,或多或少的有了弹性软性,有弹性整形可用锤打法和模压法。总的来说,要胆大心细,做到精而细,使变形的铜器恢复原来的面貌。
2.青铜器补配 有些青铜器出土时腐蚀严重,又有部分缺失,在修复时就需要进行补配。铜器补配是古代铜器修复技术中,复原残缺铜器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铜器种类繁多,形状各异,残缺情况多种多样,补配方法也有所不同。通常用的方法可分为四种,即打制补配、铸造补配、玻璃钢补配、石膏补配。(1)打制补配 打制补配是利用加工金属的可塑性,通过特制工具的加工,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来完成所需要的器形。这就需要首先了解被锤打“铜”的性质及其在变形度及锤打过程中的变化,才能充分掌握锤打技术。 铜的性质:金属及合金都是结晶体,铜也是这样,当铜受到锤击的压力时,铜的晶体发生变化,产生塑性变形,这时金属由于晶体变化而提高了硬度和强度,降低了塑性,因而增长了金属的变形阻力。这种现象叫作金属的“冷却硬化”。铜硬化后应停止加工。否则由于铜的塑性已经降低,变形阻力加大,铜坯在反复锤打情况下则容易产生“疲劳”,使晶体组织断裂。因此,铜坯在加工时应反复加热锤打,这种工艺叫“退火”,这是因为金属有一种再结晶能力,使变了形的金属晶体在一定的温度内重新结晶。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再结晶温度,铜的再结晶最低温度是200。为了使铜充分地再结晶,硬化的铜坯至少要加热到600左右的赤红程度,这样,铜坯的硬度和强度降低了,恢复了铜坯的原塑性,因此可以继续捶打。经过反复捶打──加热再捶打,直到打成所需要的器形为止(补配缺块要用紫铜,又名红铜,因为红铜性质软,容易打、炮、收)。 打制补配方法:拓剪纸样:在铜器残缺部位覆盖或补托一张白纸,在纸上将残缺处轮廓线用铅笔拓画下来。拓画部分的纸样就是铜器残缺处的平面。坯样剪裁:将纸样贴在与器物厚度相同的铜板上剪裁。铜器的器形复杂多样,残缺部位的形状也各异,按其器形大致有平板状、瓦曲状、球形状、喇叭状、圆棒状、片形状等。故应选择适宜的铜材进行裁切。厚铜板用錾切,薄铜皮用剪刀,铜棒用钢锯。捶打器形:将剪好的铜坯在铁砧上捶打一遍后,将其加热到600左右赤红的程度退火,冷却后继续打。这样依补配形状反复捶打,要利用铁砧凹凸与弯尖部位,反复捶打、修正,直到形状与残缺部位相吻合为止。环耳为棍形、片环形状的用直径相同的棒料弯曲成形。片环形或器物沿口可用铜板裁切成条状,卷成圆环后捶打、弯曲,使之与残缺部分一致。(2)铸造补配 低熔合金特点:有的铜器附件形状特别,打制不便,则用铸造方法来修复。如爵的立柱、三角形的爵足、鼎足、兽耳、兽面等。利用器物上的另一支足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