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度‘中部地方政府身心障碍者权利公约种子师资培训’.ppt

104年度‘中部地方政府身心障碍者权利公约种子师资培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4年度‘中部地方政府身心障碍者权利公约种子师资培训’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暨南大學社工系副教授 王育瑜 將介紹的主題 聯合國公約的意義與作用 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背景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對障礙的界定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主要的內容與概念 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背景: 聯合國人權宣言;國際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公約;國際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公約;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消除一切形式對婦女歧視公約;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兒童權利公約;保護所有遷徙工人和其家庭成員國際公約 關於障礙者世界行動綱領1982; 障礙者機會平等標準法則1993;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2006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對於障礙的界定 個人與環境互動的結果 WHO 2001 ICF採取biopsychosocial生物、心理、社會觀點,認為障礙是人與環境互動的結果 國際層次對於身心障礙的認定,從個人模式轉變到個人與環境互動結果的角度看待障礙 障礙議題普及化是國家永續發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強調 障礙議題普及化是國家永續發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重視身心障礙者的多元性 重視身心障礙者的自主選擇 主張身心障礙者應能參與政策與方案的決定過程 強調障礙者實踐人權與自由的環境可及性層面,包括物理、社會、經濟、文化環境、健康與教育、資訊與溝通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內容 第一條 目的 促進、保護與確保障礙者充分與平等享有人權與基本自由,並且促進其固有尊嚴受到尊重。 障礙者包含有長期生理、精神、心智或感官損傷,在與各種阻礙互動下,阻礙其在與他人平等基礎下,充分且有效參與社會。 第三條 一般原則 尊重個人的固有尊嚴和個人的自主,包括自由作出自己的選擇,以及個人的自立。 不歧視。 充分有效地參與和融入社會。 尊重差異,接受障礙者為人類多元性與人性的一部分。 機會平等 可及性accessibility 男女平等。 尊重身心障礙兒童逐漸發展的能力並尊重身心障礙兒童保持其身份認同的權利。 公約各條文的重點 宗旨 2. 定義 3. 一般原則 4. 一般義務 5. 平等和不歧視 6. 身心障礙婦女 7. 身心障礙兒童 8. 意識喚醒 9. 可及性 10. 生命權 11. 危難情況和人道主義緊急情況 12. 法律上的平等承認 13. 司法上平等可及 14. 自由和人身安全 15.免於酷刑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 公約各條文的重點 16. 免於剝削、暴力和虐待 17. 身心方面平等的尊重與不受侵害 18. 遷徙往來自由和國籍 19. 自立生活與融入社區 20. 個人自由行動權利的保障 21. 表達與意見、資訊取得 22. 尊重隱私 23. 尊重家居和家庭 24. 教育 25. 健康 26. 復健與重建 公約各條文的重點 27. 工作與就業 28. 適切的生活水準與社會保護 29. 參與政治和公共生活 30. 參與文化生活、娛樂、休閒和體育活動 31. 統計資料和資料收集 32. 國際合作 33. 國家實施和監測 34. 身心障礙者權利委員會 35. 締約各國提交報告 36-50條省略 第五條:平等與不歧視 平等受到法律的保護與平等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權利 國家應該禁止所有基於障礙的歧視,並且給予平等且有效的法律保障,以對抗歧視 為了消除歧視,國家應該應採取適當步驟,以確保合理調整的提供。 為了加速與達到平等的措施,不應被視為歧視(這裡是指積極歧視措施) 第八條:意識喚醒 提升社會大眾(包含家人)尊重障礙者的權利與尊嚴的意識 對抗所有生活層面的刻板印象、偏見,與有害的作為 提升對於身心障礙者的能力與貢獻的意識 透過社會宣導、孩童基礎教育、媒體教育等方式增進對障礙者以及障礙者的權利的認識 第九條:可及性 為了促使障礙者獨立生活與參與社會生活所有層面,各國應採取適當措施,確保障礙者在與他人平等的基礎上,使用各種物理環境、交通、資訊與溝通(包含溝通科技與系統)、社會大眾所使用的各種設施與服務(不論城市或鄉間)。 建築物、道路、交通及其他室內室外設施,包括學校、住宅、醫療設施、工作場所;資訊、溝通與其他服務,包括電子服務與緊急狀況的服務。 第九條:可及性 各國應: 建立與監管提供一般社會大眾的設施與服務之標準與準則 私人的設施與服務也能考量障礙者的各種可及面向 提供相關人士關於可及性的教育訓練 建築物及其他設施應該有點字與易讀說明 提供各種形式的現場協助或中介服務,例如導覽、解說、手語翻譯,以促使設施或建築物的可及,以及為了取得資訊所需的各種協助與支持 促使新的資訊或溝通科技(例如網路)可及,並且在設計或生產的早期階段就考慮到障礙者,以減少相關成本。 第十二條:法律之前平等認可 法律之前被視為平等的人的權利 在生活所有面向,享有與他人同等的法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