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研组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5月.
科学 教研组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周 次 14周 活动时间 5月 活动地点 会议室 主持(发言)人 朱松彬 填表人 何林凤 培训主题 科学课前导入方法 科学生活化教学是指:在科学课教学中时时渗透“从生活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仔细分析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学习经验的联系,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教学资源,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给新知识的获得一个初始的固着点,然后经过同化或改组使新知识成为学生知识框架的一部分。其目的使学生在具体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中逐步体验科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科学知识就蕴含在平常生活之中,体会到科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获得真正的长足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十分重要,设计并组织新课的开头,可以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因此,笔者选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学生熟悉的一些事物导入新课,能使学生在熟中生疑,凡中见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急切企盼“探个究竟”,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偾悱”状态。
例如,“观察种子的结构”课的导入,教师展示:花生、菜豆、萝卜、甘蔗、苹果,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及日常经验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植物的器官,并要说出判断的依据。学生讨论后,对花生、玉米等菜豆是否是种子产生了疑惑,此时教师诱导学生找这三者之间的不同地方?让学生剥一剥,看一看泡软的玉米是否有果皮等。“这样导入新课,抓住新旧知识连接点进行设问激疑,引起学生的注意,实现知识的迁移。
又如升旗仪式导入滑轮,用跷跷板、撬棒导入杠杆,游泳导入浮力,拔河比赛导入二力平衡,用金鱼缸导入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用一日三餐导入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用节日的气球导入氢气,用台风和四季导入天气和气候等。这些素材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体现了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信息的多样化,密切了科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科学就在身边,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
二、旧课复习生活化
复习课对知识的系统化、知识框架的构建,概括、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非常独特的作用,但学生上复习课远没有上新课的热情高,往往有炒冷饭的感觉,不仅达不到知识梳理的目的,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了。复习课的生活化设计,打破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以讲授灌输为主线的教学套路,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创新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如 “自行车上科学知识的探究”,以自行车为载体把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拉近了科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真正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同时知识点全面:自行车上涵盖了力、热、声、光等多个物理知识和材料、防锈等多个化学知识点,探究自行车上的科学知识,可以使综合科学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并将它们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三、实验探究生活化
科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强弱。在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 交流与合作等环节中,也可以进行生活化教学。
1、问题情境生活化
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科学问题,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将其引入课堂。如从现实生活中的“铁块在水里下沉,为什么同样的材料制成的船(铁盒)都能浮于水上?”现象入手引出“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探究课题。又如从“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力则运动,不受力依然静止”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出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从高压锅煮饭易熟引出“沸点与压强的关系”的探究课题等等。
这些都是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现实题材创设问题情境,学生都会热烈讨论,各抒已见,有直观现象、有猜想、有质疑,从而迫使他们产生一种“一定要探个究竟”的情绪,并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通过营造问题情境,把学生视为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探索者,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从而获得未知的知识。这不仅使学生“乐学习”,也会使学生产生更强的体验,从而取得较高的课堂效率。
2、实验器材生活化
虽然许多科学实验在实验室都有现成的实验器材,但教师如能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来代替实验室现成的实验器材来完成实验,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懂得科学的真正价值,同时能让学生感悟科学实验的真谛,帮助学生消除对科学实验的神秘感,增强科学实验的价值感。
例如:用矿泉水瓶代替锥形瓶完成CO2和NaOH反应的实验,用塑料袋替代铁筒、纸筒完成氢气的爆鸣、燃烧实验,用手机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政务知识培训取精用弘,政务服务意识为民所需..doc
- 政务管理培训班(第一期)..doc
- 政务社交礼仪培训..doc
-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资料之一..docx
- 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培训资料:十报十不报及案例..doc
- 政安中学消防小学培训..doc
- 政工人员培训心得体会..doc
- 政工培训学习体会..doc
- 政工培训班拓展项目..doc
- 政府办文秘写作培训..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