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探索以沼气为媒种养牵手.PDF
湖北探索以沼气为“媒”种养“牵手”
链接:/news/110556.html
来源:湖北农业信息网
湖北探索以沼气为“媒”种养“牵手”
养殖业是湖北省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然而,年排放量达7200万吨以上的畜禽粪便无处安放,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另一方面,种植业又花费大成本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有机质下降,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面对种养“两张皮”的困境,全省各地勇于探索,以农村沼气为纽带,促成养殖业与种植业牵手,开拓出一条绿色
高效的生态循环新模式。
环保风暴倒逼产业亟待转型
“轰轰轰……”随着几声巨响,湖北省仙桃市毛嘴镇秦杨养殖小区5间猪舍被夷为平地。
该养殖小区占地76亩,年出栏生猪11万头,是当地生猪市场核心基地。
向污染宣战,湖北省仙桃市今年将对禁养区内390家畜禽养殖场全部予以拆除、关停、转产或搬迁。
16日,湖北省畜牧兽医局立下军令状:2017年12月31日前完成全省畜禽禁养区关闭搬迁任务,对水环境质量不达标
、畜禽养殖污染突出的地区,要在2017年6月底前完成关闭搬迁任务。
湖北是畜牧大省,年出栏生猪4000万头,出栏禽类近5亿只。面对这场“环保风暴”,猪场鸡舍如何“择地生存”
,支柱产业何去何从?
据了解,过去一家一户饲养几头猪或几只鸡,产生的肥水自家田地基本能消纳。随着规模养殖场的兴起,“一地粪
便”成为公害,而另一方面,种植业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有机质下降,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种植业、养
殖业各自独立,“你不理我,我不理你”。
湖北省农业厅去年的一次调研显示,2015年全省有机肥资源总养分实际利用率不足40%,化肥农药有效利用率仅40
%,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不足50%。“畜禽废弃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经过适当处
理,便可成为肥料、饲料、燃料等。”省畜牧兽医局局长盖卫星说。
业内人士呼吁:在环境保护呼声渐高、食品安全人人关切的今天,传统产业亟待转型,生态循环农业正当时。
沼气当红娘种养来联姻
湖北省松滋市新果源果蔬专业合作社里,瓜果满园,香味四溢。不用化肥、不打农药,果园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市
民前来采摘,年产值达350万元。合作社理事长鲍同义介绍,果园畅销秘诀就在于种养循环。
合作社有800多亩设施果园基地,一年需要沼液3000多吨。去年温氏集团在南海镇兴建养殖基地,年出栏生猪26万
头,为解决污染问题,松滋市建设了大型沼气工程,采用干湿分离方法实行水肥一体化,将周围畜禽粪便收集处理,
沼液、沼渣作为果蔬肥料,免费供应给像新果源果蔬专业合作社这样的种植基地,沼气按照每立方米2元给居民烧火
做饭,清洁、安全又经济。
记者看到,果园里,精准滴灌设备遍布每一棵果树的根茎部分,一扭开关,沼液自动喷灌。
畜禽养殖污染迎刃而解,同时种植业节约了成本,效益大幅提升。近年来,许多养殖场优先选择靠近种植基地落户
,与种植业“联姻”,全省多地探索出猪—沼—果、猪—沼—蔬、猪—沼—茶、猪—沼—渔等循环农业模式。
公安是葡萄之乡,产量逐年增长,价格却不尽人意。湖北省农业厅能源办支招,用沼肥替代化肥,葡萄坐果率、品
质、色泽等外观和质量数据明显提升,收购价格每公斤提高0.4元以上。
钟祥牧原公司是全国乃至世界上单体最大的养猪场,年出栏生猪40万头,一年大约产生80万吨排泄物。公司建起沼
气池,将管网延伸到周边的田间地头。三强芦笋专业合作社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一年光肥料钱就省下25万元,合作社
的芦笋不仅长势好、色泽好、口感好,而且产量也提高了30%。
湖北探索以沼气为“媒”种养“牵手”
链接:/news/110556.html
来源:湖北农业信息网
种养结合的循环生产模式在公安、汉川、钟祥、竹溪等地发展势头良好,全省已建成并有效利用的沼气工程7000多
处。湖北省农村能源办主任郑国蓉介绍,建设一处日产500立方米的沼气工程,每年可生产沼肥100吨,按氮素折算可
替代43吨化肥,沼液作为生物农药长期施用,可减施化学农药20%以上。
“1+1大于2”前景无限
“种养一体化是农业内部融合的新型业态,社会、企业、农民多方受益。”郑国蓉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与之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