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分册第6单元(覃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分册第6单元(覃丽).doc

第三分册第六单元(第23课~28课) ㈠、单元历史阶段的主题、时间及历史特征 一、单元主题: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 二、阶段时间:1368年~1795年 三、阶段特征: 1、政治:废丞相,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史实: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 2、社会:康乾盛世(政治上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经济繁荣、文化上编撰《四库全书》) 3、文化: 出现早期的“西学东渐”。 4、对外关系:从海禁到闭关,中西差距拉大(明朝的“朝贡贸易”、清朝从海禁到闭关) ㈡、考纲解读: 一、政治 1、明清建立(A) (1)明朝: 时间—1368~1644年;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灭亡—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 (2)清朝:建立—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政权,史称“后金”;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 2、政治制度 (1)明朝: ①内阁制度(B) a、目的:朱元璋即位后,为巩固统治,注重政治制度的建设,大力加强皇权。 b、形成过程: ⅰ、废丞相,包括六部在内的政府各部门直接听命于皇帝。 ⅱ、朱元璋后期始设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朝廷文书。 ⅲ、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正式确立内阁制度。 c、职责:起草诏敕、票拟批答、咨询顾问、密疏进言。 d、评价:内阁是协助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从制度上说,内阁必须完全遵照皇帝的旨意行事,所以内阁实质上仍是皇权的组成部分。 ②厂卫机构(A) a、目的:加强对地方的严密控制,建立特务机构,以法外行事的特务政治加强专制统治。 b、概念:朱元璋设立锦衣卫,继任的明朝皇帝先后设立东厂、西厂、内行厂,这些特务机构合称“厂卫”。 c、特征:厂卫由皇帝直接指挥,权力凌驾于政府司法部门之上,职掌侦察、缉捕、审刑等,并有自己的监狱和法庭。 d、影响:通过这些手段,皇权趋于极端,君主专制政体的集权程度臻于空前。 (2)清朝:军机处的设立(B) a、目的:加强皇权,削弱并取消议政王大臣权力。 b、过程: ⅰ、康熙:设立南书房。 ⅱ、雍正帝:应对西北战事,创设军机房,后将这一临时性机构固定为常设的军机处。 ⅲ、乾隆帝:强化军机处的职能,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也形同虚设。 c、职能: 军机处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职章参赞机务、批答奏章、草拟诏旨等,是为皇帝出谋划、辅佐皇帝总揽全国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军机处拟就的诏令,不经内阁直接发往各地,称“廷寄”;直接下达中央各职能部门,称“交片”。) d、影响: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皇权得以空前加强。 二、清前期的强盛:康乾盛世(1662~1795年) 1、康乾盛世之一 ——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A) (1)东北:康熙时,两次雅克萨之战击退沙俄入侵。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后这一地区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2)西北: a、康、雍、乾三朝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 b、乾隆帝出兵平定回部叛乱,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 (3)西南:清朝对西藏的治理也不断加强。 a、雍正时,派出驻藏大臣,直接监督西藏政务。 b、乾隆时,进一步提高驻藏大臣的职权,并实行金瓶掣签制,由驻藏大臣监督达赖、班禅的转世程序。 (4)东南:郑成功于1662年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中期,清朝发兵攻占台湾,设台湾府,将台湾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 2、康乾盛世之二——经济繁荣(A) ⑴农业: ①粮食作物:a、南方地区多种双季稻,单位面积产量大为提高; b、明代引入中国的高产作物番薯、玉米,此时迅速推广,对解决一些地区的缺粮问题,意义重大。 ②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显著增加,桑、茶、棉、甘蔗、蓝靛、烟草等成为重要的商品化农产品。 ⑵手工业: ①农村:家庭手工业绩麻、纺纱、织布、养蚕、缫丝等不断推广,著名的有湖州丝、松江布; ②城镇:普遍开设大小手工业作坊,产品种类更为丰富。 商业的繁荣 ①南京、广州、佛山、厦门等城市复兴并有新发展。 ②长江沿岸出现著名的商品集散地,汉口—“船码头”,镇江—“银码头”,无锡—“布码头”。 ③首都北京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3、康乾盛世之三——文化上有所建树 ⑴成就:文化典籍的整理与编篆(A) ①《四库全书》:乾隆时编成的《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4部,为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4、盛世时期存在的问题:实行文化专制政策,大兴文字狱(A) 三、文化:早期的西学东渐 1、内容:翻译《几何原本》(A) (1)概况: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2)地位:《几何原本》成为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 2、意义:(A) 早期的“西学东渐”,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不少中国人藉此开阔了眼界,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 四、对外关系 1、朝贡贸易(A) 特点:(1)由官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