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述上海高层建筑减轻自重的问题
再述上海高层建筑减轻自重的问题
第22卷第2期
2006年4月
结构工程师
SnucturalEnginee鸺
、嘲.22.No.2Apf.2006
再述上海高层建筑减轻自重的问题
冯
克康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上海200041)
提要从结构合理选型、计算方法、结构优化以及轻质高强的建筑材料在国内外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减轻高层建筑结构自重的有效途径和在实际工程中已取得的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关键词
高层建筑结构自重,计算理论,结构体系与优化,轻质高强
Reco戚de咫tion
of
0fthd
ProM哪t0
FENGKek跚g
Lightentl地OwnWeights
in
mglI一础∞BuilmllgShanghai
(sb册911aiXiand8iArchitectu同De8i印GmupDecorati咖&L8nd8capeD∞i弘ResearchInstitute,Sh明gIlai200041)
Abstr懿tnee娲ctive
approachtolightentlle
are
weig}itsoftallbuilding
8咖ctu他s彻d
its
social舳d
economic
benefitinpractic8lprojects
discus∞d
f疏l
tllefoIlowingaspects:there够onablechoiceofthestmctural
model,tllemetllodofcalculati∞,tlleoptiIIliz撕onofthestmctu托andmeapplication0fhighstrengthand
lightweight
KeywDr司Isand
buildingmaterialsbothinChina觚dove玛eas.
weightofthet8Ustructures,calculationtheor),,stmcturalsystemandoptiIlli勰tion,high
st陀ngtll
lightwei曲t
数达4500幢左右,居世界各大中城市之冠。上海
1问题的提起
近20年前,笔者曾对高层建筑减轻自重问题发表过一些粗浅看法,通过多年来本人的工程实践和反思,结合与国际接轨找差距,有必要再述此问题。
1.1高层建筑迅猛发展
我国大陆的高层建筑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行设计和建造,70年代有了发展。上海从1974年开始建造了一批12~16层钢混凝土框支剪力墙及剪力墙住宅。接着,北京在前三门地区建造了数十幢小高层及高层住宅。改革开放以来,发
2005年预售商品房将达2000万m2,其中约1/3为高层建筑,则将有650万m2,达650幢左右。除少量为钢结构及混合结构外,绝大多数均为钢筋混凝土高层。
1.2结构自重愈来愈大
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当时上海由于不考虑抗震设防,故一般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每平米折算重量约11—15kN/m2。近20年来,由于考虑7度抗震设防,计算结果自重增加,始终在14—18kN/m2左右徘徊,多数在16一18kN/m2,而100m以上高度的高层钢混凝土建筑,其自重一般均在15—18kN/m2,多数在17一18kN/m2。
新规范颁布后,考虑到上海地区系软土地基,由于7度抗震设防的要求,按新的抗震规范及新高规的计算结果,其地震作用又加大了10%~15%,这势必导致构件截面加大,重量相应增加。当前上海已建成的4000多幢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自重,一般均在14一18kN/m2,平均达16kN/
展更是突飞猛进,尢其在我国加入聊'o以后,又
面临着2008年举办世奥会、2010年迎世博会,加快了上海高层宾馆、办公大厦及高层住宅公寓的兴建步伐。据有关资料统计,估计目前全国的高层建筑总量已超过1.2亿m2,竣工幢数达1万幢以上。上海高层建筑总量达4500万m2,竣工幢
万方数据
StructumlEngineersV01.22,No.2m2以上。隔墙材料也普遍较重,这对抗震大大不利,既增加了工程造价,又不利于参与国际竞标。1.3节能节材问题突出
目前,我国每年建成房屋面积达16—20亿m2,新建房屋中95%属于高耗能建筑,与发达国家比,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外墙、屋盖及外窗差达1.5—5.5倍,上海也不例外。1.4国际发展趋势
20世纪70年代一90年代,世界各国高层建筑发展很快。诸如轻混凝土建筑、混合结构及C80以上的高强混凝土建筑。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高层钢结构起步的美国、日本,钢混凝土高层建筑也迅速发展起来。近年来,国外加快了高强混凝土、钢管混凝土的使用。日本有的已采用.疋=60~100MPa的混凝土。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对减轻自重及进一步发挥材料作用十分重视,新型建材不断推动建筑技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