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氨吸收吸收制冷技术及工程开发简介
氨吸收制冷技术
1、基本原理:
氨吸收制冷是以氨为制冷剂的闭路循环过程,各氨冷器来气氨不断被稀氨水吸收,吸收后的浓氨水经泵提压送精馏塔不断被加热和提纯为高压气氨,经液化后去蒸发器和氨冷器汽化制冷,产生的气氨再被精馏塔底出来的稀氨水吸收,如此吸收、精馏、液化、气化、吸收而循环往复的过程实现将热能转化为生产所需的冷量即氨吸收制冷的原理。
2、工艺流程:
外界氨冷器或蒸发器产生的气氨经过冷器提温后在氨吸收制冷系统中被吸收器内被稀氨水吸收,吸收后的浓氨水经加压换热提温后进入精馏塔精馏提纯,塔顶气氨产品进入冷凝器,被水冷却液化制成液氨进入液氨贮槽,液氨贮槽内液氨经过冷器与外来气氨换热降温,然后送出本系统,提供给外界的氨冷 器或氨蒸发器,进入下一轮循环。
精馏塔底出来的稀氨水经换热后送去吸收器吸收气氨成为浓氨水,进入浓氨水贮槽,再经氨水泵打入精馏塔精馏,循环使用。
制冷工序分高压、低压两个系统。低压系统包括过冷器管程,吸收器,浓氨水贮槽和氨水排出槽。高压系统包括精馏塔,溶液热交换器,冷凝器,液氨贮槽和过冷器壳程。
设置低压系统的目的,是因为液氨蒸发的温度与压力有关,压力愈低,温度也愈低,同时氨蒸发时所吸收的热量与蒸发温度有关,温度愈低,气化热愈大,也即吸收的热量愈多制冷效果更好。
因此低压系统中应尽量降低吸收器的温度,适当降低稀氨水的浓度,增加稀氨水流量,及时排放惰性气体含量,使系统的压力尽量降低。
设置高压系统的目的是利于气氨的液化和液氨的提纯,压力高,气氨冷凝液化的温度就可相应提高,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冷却水用量,因此塔顶冷却段的温度一定要严格控制。
3、设备包括:
过冷器、、吸收器、精馏塔、冷凝器、溶液热交换器、氨水排出槽、不凝气分离器、浓氨水贮槽、氨水泵、发生器、液氨贮槽、集气器等。
4、氨吸收吸收制冷工艺特点:
用氨吸收制冷比压缩制冷节电显著;
设备简单,容易加工制造,除氨水泵外都是静止设备,全部可以露天安装;
操作弹性大,一般适用于1—5×106Kcal/h的规模,能在30—110%设计范围内运行;
装置运行和操作费用在一定的制冷温度范围内明显低于冰机制冷;
有利热能的充分利用,生产中变换气余热或低压蒸气都可作为热源。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入本系统气氨:压力:0.1-0.3Mpa;温度:-10-10℃;流量5-20t/h
送出液氨压力:0.8-1.5Mpa;温度:-5-10℃;流量5-20t/h
冷却水压力:0.4-0.8Mpa;温度:10-30℃;流量500-1500t/h
氨水泵扬程:1.5-2.8Mpa;流量70-200t/h
热源(工艺气或蒸气):温度:180-250℃
工程开发情况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推进和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化肥行业发展迅速,如何采用先进的技术在合理、高效、节能的基础上增加现有的生产能力。使企业具备一定的市场生产力,是所有中小氮肥企业摆脱危机的关键。
煤气净化系统采用氨吸收制冷技术就是在这一前提下提出的:
(1)、为发节能降耗的需要,很多厂家将净化系统脱碳工艺由原热钾碱法改为NHD脱碳,这样变换气剩余的较多,如果这部分热能不能利用,不但增加了低变水冷器的冷却水用量,还浪费了可以回收的热量;
(2)、NHD脱碳属物理吸收,需低温操作,传统的氨压缩制冷需消耗大量的电能,而氨吸收制冷则利用低品位余热。
1、我公司1999年扩产改造过程中将净化系统热钾碱法脱碳改为NHD脱碳,其主要特点是:
(1)净化度高,在正常操作情况下脱碳气中的CO2可能稳定在0.1%;(2)NHD溶液无腐蚀性,无毒;(3)总能耗较热钾碱法脱碳下降3/4以上,但此工艺需要匹配冷冻机提供冷量,这样电耗增加很多。基于上述原因,经过多方论证,最后大用了氨吸收制冷工艺提供冷量,并对系统的氨吸收制冷工艺进行多项改进,使其适应本系统操作条件,主要改造项目如下:
将NHD脱碳过程所需要的冷量由过去冰机提供改为氨吸收制冷提供,利用低变出口气余热用于氨吸收制冷,氨吸收制冷产生产冷量9.2×106KJ/h,不仅满足了NHD脱碳工艺,剩余冷量送至合成氨加工系统;
氨吸收制冷冷凝器热量大部分回收,利用于锅炉给水预热;
氨吸收制冷开车后将低变水冷器的生产余热回收利用,将这部分余热用于加热脱盐水后去反渗透;
脱碳塔气体入口增加氨冷器,使脱碳塔入口气体温度由原来的20℃下降到2—5℃,控制了NHD溶液中的含水量,从而可以停止使用NHD溶液脱水系统,节约脱水所用蒸汽,脱碳塔塔底温度的降低提高了气体的净化度,脱碳塔出口气体中的CO2。
氨吸收制冷总投资480万元。循环冷却水量450m3/h.
2、2003年我公司扩产改造总休看生产能力扩大到600t/h,新增一套变换系统,脱碳系统、氨合成系统随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