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部控制历史沿革及企业应对策略
内部控制历史沿革及企业应对策略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文公布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9年7月1日上市公司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参照执行。要求对本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这一规定的颁布,加上此前沪深证交所和国资委推出的内部控制各项规定,都要求由企业内部控制由政府相关部门监管,内部控制监管外部化已基本完成。那么,国际上的内部控制是如何发展的,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又是如何逐步完善的呢?企业如何面对日益加强的内部控制监管呢?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一、国际内部控制历史沿革及分析
内部控制框架的发展,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或是悲哀。目前说得最多的还是美国的内部控制发展,尽管世界上其他国家比较权威的内部控制如加拿大的COCO、英国的Turnbull、南非的King和其他一些国家的权威的框架,但是占主流或主导地位的还是美国的COSO。不管你是否承认,回顾这段历史,主要还是以美国的内部控制发展为主,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美国软实力的体现吧。执经济之牛耳的美国一直蚕食着世界人们的思想与头脑,应当反对这种垄断,但是确实太难了。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内部控制的发展经由积少至多发展脉络,即从内部牵制到内部控制制度(二要素)、内部控制结构(三要素)、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五要素),最新变更为“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八要素)”。这主要是美国一直主导世界范围内的内部控制建设与发展。这里引述的也主要是美国的内部控制发展史。
内部控制的最早标志,可追溯至早期苏美尔文化(公元前3600年到公元前3200)中。当时,审核人员在账簿旁边标上小标记,表明完成查账。古埃及的“两个官吏审核税收”、古代波斯的“政府记录官”、希腊雅典的“财务披露”、古罗马的“内部牵制制度”、我国西周的“分权控制方法”、“九府出纳制度”、“交互考核制度”都说明内部控制历史的源远流长。
现代内部控制分为萌芽、发展、形成和成熟四个阶段:
(1)萌芽阶段――内部牵制(Internal Check)。20世纪初,人们将控制视为预防性的,如享利“在一个企业中,控制在于检验每一件事情是否同所拟定的计划、发出的指示和确定的原则相符合,旨在发现、纠正和防止重犯错误”。控制成为管理人员的助手。1912年审计学家蒙哥马利在编写的《审计――理论与实践》中提出:“一个人不能完全支配账户,另一个人也不能独立地加以控制的制度,某位职员的业务与另一位职员的业务必须是相互弥补、相互牵制的关系,即必须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和业务的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以便相互牵制,防止发生错误或舞弊”。
(2)发展阶段――内部控制制度(Internal Control System)。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次提出“内部会计控制”。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独立职业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检查》中,提出:“内部牵制和控制这一术语是指为了保护公司现金和其他资产,检查簿记事务的正确性,而在公司组织内部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将内部牵制和内部控制区分开来。193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审计程序的扩展》中第一次使用了“内部控制”这一术语。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第一次正式公布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调整组织的各种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职业会计师的重要性》,将内部控制订义为:“包括企业内部采用的机构计划和所有有关的调整方法和调整措施,旨在保护企业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促使有关人员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针。”但是该定义过于宽泛,将内部控制包括所有的内部控制,审计师认为责任过于重大,不准备接受该定义。为此,会计师协会建议将内部控制分为“会计控制”和“业务控制”两部分。审计人员主要负责会计控制。1958年AICPA颁布的《独立审计人员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中提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分为内部会计控制(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和内部管理控制(Internal Administrative Control)”。
1970年日本会计研究学会提出经营者为维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以及对经营活动进行综合的计划、协调和评定而制订的制度、组织、方法和程序的总称。1976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提出:“内部控制由组织体制的设计和企业管理人员制订的所有协调制度所组成,就其实用方面而论是为了取得确定的管理目标,促进企业的业务有秩序和有效率地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会计记录的可靠和及时地提供准确的财务资料。”
(3)形成阶段――内部控制结构(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1988年AICPA公布的《审计准则公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