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风黑格比在香港引起的风暴潮个案研究 - Hong Kong Observatory
Reprint 813
暴
年
颱風黑格比在香港引起的風暴潮個案研究
黃永德 黃梓輝
香港天文台
摘要
2008 年 9月 23 至 24日颱風黑格比襲港,香港天文台發出了本地烈風
或暴風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和風暴潮預警。黑格比引起的風暴潮加上天文高
潮導致鰂魚涌的最高潮位升至海圖基準面以上 3.53 米,是 1962 年 9月颱
風溫黛襲港以來最高記錄。在風暴潮的影響下,港九新界多處近岸低漥地
區都有海水淹浸報告,這是繼 2001 年颱風尤特襲港之後香港再有地區因風
暴潮而遭受水患。黑格比的高強度、迅速移動速度、和獨特的移動路徑是
造成較大風暴潮的主因,過往具相似移動路徑和移動速度的熱帶氣旋也曾
引起較大的風暴潮。數值模式實驗結果顯示,假如黑格比的移動途徑再靠
近香港 80 公里,則所引起的最高潮位可能高達 5 米,會導致更嚴重的漫灘
現象。
1. 引言
香港天文台在 2008 年共有四次因應熱帶氣旋襲港而發出八號烈風或
暴風信號,這是自 1999 年以來發出八號信號次數最多的年份。颱風黑格比
是其中一個須發出八號信號的熱帶氣旋,並且是繼 2001 年颱風尤特襲港
後,再次在香港因風暴潮而導致水患的熱帶氣旋。
9月 19日上午,黑格比在香港東南偏東約 2 540 公里的北太平洋西部
形成為熱帶低氣壓。它在往後數日向西南偏西方向移動,並逐步增強為颱
風。 9月 22日黑格比轉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橫 過巴林坦海峽進入南海。
9月 23日它橫過南海北部,於晚上 10 至 11時左右其中心在香港西南偏南
約 180 公里處掠過(見圖一)。在橫過南海北部期間黑格比中心附近的最
高持續風速約為每小時 175 公里,是 2008 年影響香港的最強颱風。黑格比
於 9月 24日上午在廣東西部電白登陸, 9月 25日在越南北部減弱為低壓
區。
黑格比引起的風暴潮引致維多利亞港和大 嶼山一帶海域的水位上升約
1.4 至 1.6 米,近岸低漥地區包括位於新界的沙頭角和沙田、九龍東面的鯉
魚門和西貢、香港島的上環、以及大嶼山西端的大澳等地方都有海水淹浸
報告。圖二顯示香港天文台驗潮站和本文提及地區的位置。本文提到的水
位是指海圖基準面以上高度, 海圖基準面在香港主水準面以下 0.146 米,
約為 1965 至 1983 年的平均海平面以下 1.376 米。
2. 黑格比引致的風暴潮
9月 23日下午 6時黑格比的中心位於香港東南偏南約 210 公里,以每
小時接近 30 公里的速度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香港天文台發出了八號東北
烈風或暴風信號和風暴潮預警。當晚香港普遍吹東至東北烈風,離岸及高
地吹暴風,高地風力間中達颶風程度。香港熱帶氣旋警告系統的八個參考
測風站中有四個站的持續風力達烈風或暴風程度,其中以長洲風力最高,
最高的十分鐘平均風速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