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侨中学高二地理中国地理单元测试班级:姓名:组别:选择
华侨中学高二地理 中国地理(1)单元测试
班级: 姓名: 组别: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75分)
读图,完成1-2各题。
( )1.下列有关甲、乙两图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较乙图大
B.①城市在④城市的东北方向
C.甲图中①、②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比乙图中③、④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远
D.乙图所描述的内容详细
( )2.根据地理坐标判断②和③城市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A.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C.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D.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下图为东北地区农产品产量占全国的比例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 )3.a、b、c、d四条曲线所代表的含义依次是
A.大豆 水稻 小麦 玉米 B.玉米 水稻 小麦 大豆
C.水稻 大豆 玉米 小麦 D.小麦 大豆 玉米 水稻
( )4.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商品率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A.光热条件好 B.人均耕地广 C.土壤肥沃 D.交通便利
( )5.a作物在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也能种植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土地开阔平坦、肥沃
B.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C.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D.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多
如图是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及其主要山脉和城市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题。
对图中山脉的表述,与事实相一致的是
A.图①中的山脉是阴山,图②南侧山脉与图④中北侧山脉是同一山脉
B.图②中部为天山脉,其向东延伸便是③中的秦岭
C.图②最北一列是阿尔泰山,图④中北侧一列是祁连山
D.图①中山脉被长江切开形成长江三峡,图③中山脉是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线
对图中四省区农业生产的表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是( )
A.①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地基,②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B.②④都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C.②是我国著名的绿洲农业区,④分布着河谷农业
D.①②③④都有商品粮、棉基地
四省区中长江干流都流经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对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行政中心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甲位于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因干支流汇合而兴起
B.乙位于塔里木河沿岸,因河运而兴起
C.丙是我国十大古都之一,地处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
D.丁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城市,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因河运而兴起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m)。读图完成题。
当DB沿线有泥石流经过,地处D地的人,合理的逃生方向为
A.向A处沿山谷攀登 B.向B方向低处奔跑
C.向C方向奔跑 D.向E方向高处攀登
当冬季DB沿线发生森林火灾,地处D地的人,合理的逃生方向为
A.向A处沿山谷攀登 B.向B方向低处奔跑
C.向C方向奔跑 D.向E方向高处攀登
( )12.图示区域地势总体特征为
A.南高北低 B.南低北高 C.南北高中间低 D.南北低中间高
( )13.依据因地制宜原则,甲地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A.水产养殖 B.木材加工 C.甘蔗种植 D.水力发电
读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回答14-16小题。
( )14.甲山地为
A.太行山 B.武夷山 C.巫山 D.秦岭
( )15.属于乙地区优势经济作物的是
A.水稻 B.茶叶 C.香蕉 D.棉花
( )16.丙地区为我国酸雨常发区之一,其自然原因是
A.纬度低,对流运动显著 B. 河网密布,径流丰富
C.地形较封闭,阴雨天多 D.人口多,城市化水平高
( )17.读图“等温线分布图”(abc),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A. 若①处是陆地,②处是海洋,则北京盛行西北风
B. 若图示区域为陆地,则②处可能是山脊所在地区
C. 若图示区域为海洋,则①处可能有暖流
D. 若图示区域为城乡过渡地带,则①处可能为城区
图°)某剖面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18-20题
( )18.图依据的剖面线是左图中的
A.L1 B.L2 C.L3 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