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股不存在中期动能效应.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股不存在中期动能效应

第六十八期 91-120. (民國九十九年三月): 台灣股市不存在中期動能效應? * ** *** 王明昌 朱榕屏 王弘志 摘 要 “ ” 本文旨在檢驗 台灣股市不存在中期動能效應 相關文獻研究正確性?以長期 資料探討中期動能效應及為成因釋義。參照Jegadeesh 及Titman (1993) ,建立買 贏家及賣輸家的零投資動能投資組合,以買進持有方法計算報酬,發現動能投資 1 2 組合可獲正顯著利潤。另在形成期結束和建立動能投資組合間,分別插入 或 個月延遲,則持有動能投資組合正報酬更高。除證實台股確存在中期動能外,發 12 現在中期動能結束後 個月股價開始顯著反向。顯示投資人可用中期動能亦可選 Fama 中期反向策略操作獲利,且中期反向報酬較中期動能高。再對動能釋義, 及 French (1993)三因子模型無法通過測試據以成為分析台股風險模型;行為財務理 Daniel Hirsheifer Subrahmanyam (1998) Barberis Shleifer Vishny 論 、 及 模式較 、 及 (1998)與Hong 及Stein (1999)模型對台股中期動能效應更具合理解釋。 關鍵字:動能效應,反向策略,零投資動能投資組合,形成期,持有期 * 621 168 聯繫作者: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 號.電話: (05)2720411-34312 (05)2720564 E-mail:mcwang@.tw .傳真: . 。 ** 私立實踐大學高雄校區財務金融系副教授。 *** 國立中正大學企管系博士班研究生,致遠管理學院企管系講師。 第六十八期 壹、導論 在財務金融的各項研究領域中,股價報酬能否被預測,一直是學術研 究與業界實務操作同感興趣的課題,事實上,此一課題早已被研究了數十 年。早期研究普遍的結論,股價報酬是不可被預測,然而,近十餘年的研 究卻顯示,不論考量是短期(一週至一個月)、中期(三個月至十二個 月)、或是長期(三年至五年)的投資期間,均發現股價報酬可被預測的 證據。在這些短、中、長期的證據中,中期股價動能的發現是最受到重視, 理由是除可供作基金法人操作依據外,強而有力理性觀點的Fama 及French (1993) 三因子模型無法以風險解釋此中期股價動能異象超額報酬(Fama 及 French 1996 Fama 1998 , ; , );以及選用許多不同樣本期間資料重做的測試, Jegadeesh Titman 2001 也顯示中期的股價動能絕對不是資料操弄的結果( 及 , )。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