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和GIS的陕西省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煤炭工程.PDF

基于AHP和GIS的陕西省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煤炭工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AHP和GIS的陕西省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煤炭工程

第 34卷 第 2期 第 四 纪 研 究 Vol.34, No.2  2014年 3月 QUATERNARY SCIENCES March,2014 - - - doi:10.3969/j.issn.10017410.2014.02.07 文章编号 2014)0233610 基于AHP和GIS的陕西省地震 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① ① ① ① 胡 胜  曹明明  李 婷  邱海军 ② ① ① 张中旺  刘全全  包玉斌 (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127; 湖北文理学院地理系,襄阳 441053) ① ② 摘要  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了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河流、植被、降雨量和人类活动 7个一级指标,以 及工程地质岩组、地震密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坡度、坡向、河流、植被覆盖度、年降水量和公路 9个二级指标,通 过构建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利用 GIS空间分析功能,对 各个评价因子进行综合评价,得到陕西省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区划图。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了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省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可以划分为不危险区、低危险区、中危险区和高危险区4个 2 2 2 等级,其中不危险区面积 3976699km ,低危险区面积 7428439km ,中危险区面积 6363689km ,高危险区面积 2 2765287km ,所占比例分别为 1937%,3618%,3099%和 1347%;2)危险性等级自北而南逐渐增加,陕北黄土高 原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以中低危险为主,关中渭河平原整体危险性较小,陕南秦巴山地高危区面积最大,高危险区主 要分布在陕南秦巴山地和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尤其是秦巴山地,需要重点防控;3)危险区空间分布具有相对集中 性和局地差异性的特点;4)所选取灾害点样本的分布与危险性等级区划具有一致性,8662%的灾害点落在危险区 内,具有一定的可信度,达到了预期的区划效果。 主题词   AHP GIS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价 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    P65,P208    文献标识码  A 地区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程度。 1 引言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往往是一定基础条件(如地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主要指滑坡、崩塌、泥石流、 质构造、地形地貌、植被、地下水活动等因素)和影 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相关的灾 响因素(降水、人类活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害,在破坏性地震诱发下所产生的、危害人民生命财 基于此,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并 产安全的灾害。其破坏作用主要表现为:危害人的 对各个评价指标权重进行赋值,结合 GIS空间分析 生命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口伤亡;毁坏房屋、道 技术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生成地震次生地质灾 路、桥梁、水库等工程设施,造成不同程度的财产损 害危险性等级区划图。 失;破坏耕地,阻塞河流等,造成不同程度的资源损 我国地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