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生物与大气.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与大气

3.2 生物与大气 大气组成及其生态作用 氧与生物 二氧化碳的生态作用 一、大气组成及其生态作用 大气是指从地球表面到高空1100km范围内的空气层。 在大气层中,越往高空,空气越稀薄。因而大气压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平均海拔升高300m,大气压降低3.33kPa,海平面为1amt(1amt=101.32kPa),在海拔约5400m高度,气压约降到半个大气压。 大气由氮、氧、二氧化碳、氩、氦、氖、氢、氪、氙、氨、甲烷、臭氧、氧化氮及不同含量的水蒸气组成。 在干燥空气中,O2占大气含量的20.95%,N2占78.9 %,CO2占0.032%。这个比例在任何海拔高度的大气中基本相似。但在地下洞穴或通气不良的环境中,空气中的O2 和CO2含量与大气不相同。 由于海拔增高大气压降低,因此氧分压也随海拔增高而降低。如:海平面O2分压(PO2 )为21.23kPa,在海拔5400m时PO2为9.73kPa,这给哺乳动物的生存带来威胁。 大气的生态学作用 O2 和CO2与生物关系最密切 CO2与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又是生物氧化代谢的最终产物; O2几乎是所有生物生存所依赖的媒体,没有氧,生物就不能生存 二、氧与生物 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由光能分解水释放出氧。少部分氧来源于大气层的光解作用,即紫外线分解大气外层的水汽放出氧。 在25-40km的大气高空层,紫外线促使氧分子与具有高浓度活性的氧原子结合生成臭氧,臭氧能阻止过量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保护了地面生物免遭受短光波的伤害。 氧与动物能量代谢 动物生存必须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于食物的氧化过程。 由于空气密度小,粘度小,陆生动物支撑身体必须克服自身的重力,因而消耗能量比水生动物大,所需氧气量更多。 例如,中华鳖幼鳖在陆上28摄氏度及30摄氏度下,静止代谢率为(以耗氧计算)分别为134.7及180.0mL/(kg.h),而在相同温度的水中,静止代谢率分别为22.8及21.4mL/(kg.h),陆生代谢是水下代谢的5.9-8.3倍。 无尾两栖类的成体在陆地上生活,其单位体重的血红蛋白的量 比其水中的蝌蚪高好几倍,心脏指数也大3-4倍。 正由于空气中的氧比水中更容易获得,使得陆地动物能得到足够多的氧,保证了陆生动物有高的代谢率,能进化成恒温动物 由于陆地上氧分压高,从海平面直到海拔6000m,动物代谢率没有表现出随氧分压变化。但氧分压对代谢的影响可通过极低分压表现出来。由于水中溶解氧少,氧成为水生生物的存活限制因子。 如当水中氧分压从13.3kPa下降到2.67kPa时,鲷、鲀的代谢率下降约1/3,当水中氧分压低于2kPa时,这两种鱼都不能生存;蟾鱼从氧分压14.7kPa下降到零时,其代谢率呈直线下降,在缺氧环境中能生存一段时间,是依赖于无氧代谢。金鱼在水中溶氧高时,耗氧量不随氧分压变化,水中溶氧低时,耗氧量随氧分压下降呈直线关系。 表明动物代谢率随环境氧分压变化而变化是一般规律,不随氧分压而改变的可能是一种特例。 内温动物对高海拔低氧的适应 动物红细胞中血红蛋白氧离曲线的形状和位置,表示在不同氧分压下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常用血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即P50)作为血氧亲和力指标。 P50升高,曲线向右移,表示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小; P50降低,曲线向左移,表示对氧的亲和力增加。 由于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血红蛋白在低氧环境中氧离曲线P50降低,对氧结合能力增加,因而高山氧分压的下降对这些外温动物的生存和分布不是重要的生态因子,而高山的湿度与食物成为限制其生存的决定性的因子。 鸟兽的红细胞中有2,3-二磷酸甘油酸(DPG),由于它的变构效应,使氧离曲线右移, P50升高,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降低。随着海拔高度增加,红细胞中的DPG浓度增加,导致P50升高更大,在一定海拔高度范围内, DPG浓度随海拔增高呈线性增长。因而,低氧分压成为限制内温动物分布与生存的重要因子。 动物或人从低海拔进入高海拔后,最明显的适应性反应表现在呼吸与血液组成成分方面 呼吸 平原地区狗与在4500m驯养2周后气体交换系统各部位(如从呼吸气到肺泡气,从肺泡气到动脉血气)的氧分压差小于平原地区的狗,意味着氧气流动阻力要比平原地区的狗要低,也表明高原上机体内氧气的传递能力更大,这些变化是明显低氧适应的结果。 首先,由于低氧刺激,动物产生过度通气(呼吸深度的增加),使肺泡能补充更多新鲜空气,导致气体与血液交界面上PO2 升高。过度通气出现在急性低氧暴露中,并持续出现在长期低氧暴露中。 由于过度通气,平行的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除,导致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降低,血液偏碱,出现低碳酸血症。但由于呼吸中枢在低氧下对CO2的敏感性增高,反应阈值降低,使脑中枢能在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