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方政府在工业经济结构调度中的作用研究.doc
地方政府在工业经济结构调度中的作用研究
第一章保山市政府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作用发挥的历程及效果
一、解放生产力,工业起步良性发展(1949年-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保山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尤其是1953年一1957年国家加强了对工业基本建设的投资,有重点地对机械、冶金、电力、食品加工等行业进行建设,保山工业发展进入了第一个黄金时期。工业企业单位数由1952年的14户发展到1957年的27户,1957年建起了保山第一座规模为350吨/R处理甘鹿的白糖厂一怒江糖厂,保山庶糖业的发展开始起步,工业生产步伐进一步加快,然而大跃进急于求成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使健康发展的工业生产严重受挫,在认真总结了 大跃进的经验教训后,经过三年调整,工业生产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步入新的发展时期。
二、加快支柱产业建设,工业发展全面开花(1978年-2000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工业发展政策,保山工业开始走向全面健康发展的道路。由于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国家为了满足市场食糖供应,扭转长期依靠进口的局面,确定了 食糖要立足于国内的方针,大力发展国内食糖产业,先后制定实施了 税前还贷、下棉上鹿、粮蔗持钩、鹿肥持钩等一系列鼓励鹿糖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调整热区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庶区生产条件,大力发展甘廣种植,加快糖厂建设,鹿糖业得到迅猛发展,仅七五期间建设白糖厂12座,生产能力达6150吨/日处理甘鹿(八五建设三座,能力2100吨/日处理甘鹿)。八五九五时期,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后,在全市各族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加强了对地县工业的领导,保山工业有了大的发展。
一是发展了新的支柱产业。1989年建成投产占地420余亩、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年复烤能力为2. 5万吨的烟叶复烤厂一座。1996年投资4500万元建成全国第一座年加工量2. 5万吨的香料烟加工厂在发展烤烟生产中,全市有21万多农户,106万农村人口从中受益,人均达531. 9元。成为继鹿糖业之后又一骨干产业。
二是工业投入力度大,全市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项目580项,累计完成投资21. 53亿元,取得明显成效。涌现了 太保山牌水泥、聚友牌面粉、澜沧江啤酒、浪花牌白砂糖、梨花牌馆丝、金龙牌面条、腾药等名产品。
三是传统支柱产业得到巩固扩大。这一时期也是保山制糖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九五时期新建三座白糖厂,大部份糖厂通过技术改造扩大了生产能力,到1999年底,全市制糖工业生产能力达18550吨处理甘蔴,此期间,设备能力增加了 5700吨/円,甘蔗种植面积由22. 8万亩提高到51. 5万亩,入榨甘庶和食糖产量分别从78. 7万吨、9. 45万吨提高到182万吨、21.75万吨,甘鹿收购价格从113.74元/吨提高二年的200元/吨(1999年平均170元/吨),食糖出厂销价从2112元/吨上升到1995年的4200元/吨,糖厂经营效益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随后几年糖价持续下滑,至1999年出厂销价2037元/吨)全市九年共入榨甘鹿1319万吨,产糖153万吨(食糖产量占历年总产量的57%)实现工业产值41. 8亿元,实现税利5. 12亿元(含1992、1998、1999年三年累计亏损3. 6亿元),上交财政税利5. 86亿元,占同期财政收入的17. 0%。
四是能源基础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八五、九五期间,我市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煤炭资源发展中小水电和煤炭生产。截止1999年,全市拥有地方电站149座,255台,装机容量18. 25万千瓦,比1978年增长3. 2倍;发电量6. 39亿千瓦时,建成110千伏变电站3座,变电容量7. 25万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33座,高压线路总长8012公里,低压线路8957公里。全市五县区,83个乡镇都通了电,并通过了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达标验收。探明褐煤储量31838万吨,中小煤矿100多户,生产能力达50万吨/年。
五是机械工业格局初步形成。八五、九五期间,已发展成集锅炉、压力容器、通用工业电器、林机、小水电设备、茶叶加工机械、拖拉机拖斗、农田作业机械、食品加工机械等制造的综合性机械工业格局,有机械制造企业60多户。
六是工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90年代以来,我市按照强化基础、调整结构、依靠科技、加快发展的思路,通过强化能源基础产业、发展两烟、庶糖、林纸、建材、皮革等优势产业、培育以食品加工为重点的生物资源开发产业、林果业和畜牧业,带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