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城市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
审圉城市代对魑瀛消黄曲匙I自硒究
李青林逢春冯宇李爽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上海200062)
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化水平的大幅提高,伴随而来的是能源消费的巨大压力。采
用S11m)AT模型,以能源消费总量作为环境压力指标,人口密度、城市化率、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作为城市化指标,对
能源消费总量正相关.且城市化率和能源消费之间不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人口密度、第三产业比重与能源消费总量负相
关。
关键词 城市化能源消费SⅡRPAT模型岭回归
中图分类号:TK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064(2012)06一002—04
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现有研究较少考虑到包括人口密度和产业结构在内的
城市化对能源消费有着多方面复杂的影响。Wei等指出,城 城市化水平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扩展的
市化对能源消费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城市化进程的 姗RPAT模型.使用中国30个省市19a的数据定量分析研
推进导致了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加大了 究中国城市化进程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从人口、经济、技术的
能源消费的数量: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 角度分析影响能源消费的关键因素.为决策者制定城市化进
高,使产业组织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等得到更合理的调 程与能源消费的平衡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整、各种配置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各种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 1 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用.又使得能源消耗具有下降的趋势…。 从城市化的内涵看.城市化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等多
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能源消费总量和人均能源消费量 种因素综合发展的过程.它不仅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与城市化相关性的研究方面。从能源消费总量来看,kiShen
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换.还表现为城市数目的增加和
等研究发现城市化与煤炭、石油、天然气需求之问的相关系 城市地域范围的不断推进和扩展:不仅表现为农业活动向非
数都在0.7以上【2]:Alam认为高城市化水平导致高能源消
农业活动的转换、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还表现为城市生活
费,最终产生更多的温室气体[3]:耿海青对1953—2002年中
方式、价值观念、城市文化等向农村地区的渗透和扩散等(…。
国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和城市化率进行拟合,发现相 基于这种认识,本文选取人口密度、城市化率、人均GDP、第
关系数都在0.9以上.并且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均能 三产业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来反映城市化水平.能源消费
源消费水平上升…。从人均能源消费来看,国内外研究结果 指标选用能源消费总量。
表明城市化对人均能源消费存在正相关关系[5l们。 能源消费和城市化水平的统计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
国内外部分学者的研究也发现了城市化对能源消费的 鉴数据库,选用了中国30个省市(不包括西藏、香港、澳门、
舰减作用。从能源消费总量来看,Pheekeo和Shin“利用
台湾)1986—2009年的数据。其中,由于行政区划的改变.重
s11RPAT模型对99个国家1975~200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发现城市化率的提高可减少低收入国家能源消费量.但是会 据未列入统计中。为了保持数据的连续性.四川省1996年之
增加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的能源消费量[71:刘耀彬运用因 前的数据剔除了重庆市.广东省1989年之前的数据剔除了
素分解模型定量测算了城市化对中国能源消费变动的贡献 海南省。表1列出了各个指标的信息及来源。
份额。研究结果表明,到目前为止,城市化对我国能源需求的 2 sTIRPAT模型
贡献作用尚比较小.而且还呈现逐年下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张小楼井大倾角综放面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 technology of gas-control in up-corner on large-obliqity mine face in zhangxiaolou mine.pdf
- 漳州地区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思路和建议.pdf
- 张桃芳令美军谈之色变的『狙击之王』.pdf
- 长安汽车:长安福特热销 利润持续暴增.pdf
- 长安汽车引领自主发展 中国汽车 闪耀法兰克福.pdf
- 张廷发在空军.pdf
- 长春伊通河砂土地基承载力研究.pdf
- 长白落叶松工业人工林复合轮伐收获量及风险分析.pdf
- 长飞公司推出“全贝+”低损耗单模光纤.pdf
- 长海股份:增速前低后高体现.pdf
- 中国船用柴油机发展状况及市场供求分析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status and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of chinese marine diesel engine.pdf
- 中国大陆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释放所致的公众剂量 doses to the public from radioactive effluents released from nuclear power plants on china mainland.pdf
- 中国创建和发展原子能事业的历史考察.pdf
- 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建设强大的国防.pdf
- 中国的用电量增速创八年来最低.pdf
- 中国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及对策.pdf
- 中国低碳能源与环境污染控制研究现状 china's low-carbon energy technologie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s.pdf
- 中国地源热泵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actuality of geo-sources heat pump technology in china.pdf
- 中国第1个天线时域近场测量系统 the first antenna time domain near field measurement system in china.pdf
- 中国第二代生物燃料资源发展潜力分析 potential for sustainable production of the 2nd generation bio-fuels in china.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