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与PIK3CB在胃癌中表达与意义10.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EGFR与PIK3CB在胃癌中表达与意义10

EGFR及PIK3CB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目的 研究EGFR、PIK3C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60例胃腺癌组织中EGFR及PIK3CB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60例胃腺癌组织中EGFR及PIK3CB的阳性表达率为43.2%和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及PIK3CB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对于判断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和筛选有效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胃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PIK3CB;免疫组织化学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EGFR and PIK3CB in gastric carcinoma Abstract: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s and significances of EGFR and PIK3CB in human gastric carcinoma, and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s of EGFR and PIK3CB.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s of EGFR and PIK3CB in pathological tissues of 60 cases with gastric adenocarcinoma.Results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in 60 cases with gastric adenocarcinoma were 43.2% and 63.2% respectively(P≤0.05).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EGFR and PIK3CB have a coordinated effect in the carcinogenesis and development in human gastric carcinoma. Key words: gastric neoplasms; EGFR; PIK3CB; immunohistochemistry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世界范围内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4位[1],病理分型以腺癌为主,尽管胃镜技术的发展对早期胃癌检出率的提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因为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进展期,此时手术及传统放、化疗整体疗效不佳,给家庭和社会增添了沉重的负担。 研究显示,在人类胃癌组织中存在PI3K/AKT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但对于胃癌组织中PI3K的表达率尚无公认的数字,且国内外对胃癌组织中PI3K表达的研究大多限于编码p85调节亚基,关于编码p110催化亚基p110β的PIK3CB在胃癌中表达的相关研究鲜见。本课题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中EGFR和PIK3CB的表达情况,明确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和生存率的相关性,探讨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胃癌病例60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16例;<60岁6例,≥60岁54例;贲门/胃底癌10例,胃体癌20例,胃窦/幽门癌30例;肠型胃癌48例,弥漫型胃癌12例;高分化腺癌7例,中分化腺癌10例,低分化腺癌43例;淋巴结无转移20例,淋巴结有转移40例;T1+ T2 21例;T3+ T4 39例;Ⅰ+Ⅱ期27例,Ⅲ+Ⅳ期33例。取60例胃腺癌患者的正常切缘组织作为对照组,所有标本均经10%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 1.2试剂及方法 1.2.1.试剂:试剂盒选用即用型免疫组化二步法EliVision广谱染色试剂盒及DAB显色试剂盒。 1.2.2.方法:肿瘤组织标本均经甲醛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组织学确诊。免疫组化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步骤操作。 1.2.3.结果判定:EGFR蛋白表达阳性为胞浆和胞膜,PIK3CB以胞浆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标志。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EGFR和PIK3C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EGFR蛋白主要表达在胞浆和胞膜,呈棕黄色染色;PIK3CB蛋白主要表达在胞浆,呈棕黄色染色。60例胃腺癌组织中EGFR和PIK3CB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60(43.2%)、38/60(63.2%)。60例正常胃组织中均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EGFR和PIK3CB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EGFR 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腺癌的 Lauren 分型、腺癌浸润的深度、腺癌有 / 无淋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