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印度一欧亚碰撞与洋一陆碰撞的差异
维普资讯
第 29卷 第 1期 地 震 学 报 V01.29.No.1
2007年 1月 (1~10) ACTA SEISM oLoGICA SINICA Jan.,2007
文章编 号:0253—3782(2007)01—000卜lO
印度一欧亚碰撞与洋一陆碰撞的差异
曾融生’’ 吴庆举” 丁志峰 朱露培 ’
1)中国北京 100081中国地震 局地球 物理研究所
2)DepartmentofEarthandAtmosphericScience,SaintLouisUniversity,M issouri63103,USA
摘要 观测 的证据充分表 明,印度一欧亚的缝合带雅鲁藏布江上存在 自南 向北的地壳俯冲
带 ,它穿过莫霍面 ,深度大约达到 100km.喜马拉雅中可能存在多重 的地壳俯冲.它们有别
于海洋碰撞 时所产生 的整个岩石圈俯冲.作者观测到雅鲁藏布江以北上地幔的板片构造 ,它
可 以解释为印度 向欧亚俯冲时上地幔岩石圈的痕迹.它们说明与洋一 陆的俯冲不 同,印度 向
欧亚俯冲时 ,地壳与上地幔岩石圈出现拆层现象.综合现有 的地壳上地幔构造 ,显示在不 同
地质年代 中,印度与欧亚之 间产生 自南 向北 以及 自北 向南相反方 向的俯冲 ,而且俯冲带周围
出现某些速度 异常区.
关键词 印度一欧亚碰撞 洋一陆碰撞 拆层
中图分类号 :P313.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地球上的重要地质活动主要发生在全球板块或大陆内部地块 的碰撞带上 ,因此研究它
们的碰撞过程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 ,全球板块边缘的造山带 、成矿带、地震带与海洋一
大陆的碰撞过程有密切关系.同样,大陆内部 的喜马拉雅 山、青藏高原以及中国西部大规
模的走滑断层 、裂谷和张性构造 以及内陆的地震活动等 ,它们亦与印度一欧亚的陆~陆碰
撞有着密切的关系.
海洋一海洋或海洋~大陆板块之 间的碰撞过程在 20世纪 60年代 已经有 了结论
(Lsacksetal,1968).根据震源分布以及地壳上地幔构造的研究结果 ,海洋一大陆的碰撞
过程是 由海洋的整个岩石圈向大陆板块 的上地幔俯冲 (图 1);不 同地区的俯冲深度不 同,
它们可分别达到数百公里 ,甚至可穿过 670km界面(VanderHilstetal,1997).
大陆与大陆板块之间互相碰撞 的过程迄今 尚未有定论.由于印度一 欧亚 的陆一 陆碰
撞 ,现今尚在继续 ,因此这里成为研究和验证陆~陆碰撞过程的最佳天然实验基地.
关于印度一欧亚的碰撞过程 ,虽然过去 曾经提出一些不同的模型而且有了总结 (Dew—
eyetal,1988;w川ettetnz,1993;Yin,Harrison,2000),但是多数模型缺乏足够的观测
资料和可靠证据.总的说来 ,陆一 陆碰撞模 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模型认为,由于两
个大陆块体的岩石圈分别受到其底部软流圈在水平方向流动所产生的水平 向挤压 ,使得在
碰撞 的缝合带上以及大陆块体内部出现不同形式的变形,并且发生强烈的岩浆活动和地震
*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493742O7资助.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论著07AC1001
2006—02—22收到初稿 ,2006—07—03决定采用修改稿.
十通讯作者.e-mail:zengrs@public.bta.net.en
维普资讯
2 地 震 学 报
活 动 (England,Houseman,1986;Houseman,England,1996;Tapponnier,Molnar,
1997;傅容珊等,1999);另一类模型则认为,两个大陆块体碰撞时,当大陆块体受到水平
挤压时,主动大陆块体的岩石圈向被动大陆块体的上地幔俯冲 ,其过程与海洋一大陆的碰
撞过程相似 (Seeberetal,1981;Barazangi,Ni,1982,1984;Mattaue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