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城水泉沟北矿业有限公司
交城县水泉沟北矿业有限公司
5万吨/年铁矿项目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评价任务的由来
1.1.1 企业概况
矿区位于km处。
原交城县泉水沟北铁矿属私营独资企业,2003年12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探矿许可证,证号为1400000320301,面积0.68km2;2008年4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核发了采矿许可证,生产规模为2.0万吨/年,面积0.6503km2,开采深度1100~1200米,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由于多种原因交城县泉水沟北铁矿一直未领取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矿山一直未开工生产,仅对Fe5号矿体进行探矿,形成了3个施工钻孔。
原交城县大小沟铁矿属私营独资企业,2003年12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探矿许可证,证号为1400000320302,面积为1.40km2;2008年4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核发采矿许可证,证号:1400000830091,矿区面积0.6197km2,开采深度:1050~1200米,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由于多种原因交城县大小沟铁矿一直未领取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矿山一直未开工生产,仅对Fe2号矿体进行探矿,形成了2个施工钻孔和1个XJ2斜井。
资源整合前,原交城县泉水沟北铁矿和原交城县大小沟铁矿均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1.2 项目提出的背景
山西省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山西省非煤1.1.3 评价任务的由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山西省有关法规要求,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201年月,正式委托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见附件一)。
接受委托后,我院立即组织持证参评人员赴现场进行实地踏勘,对铁矿现有工程概况、污染排放情况、污染治理设施情况等进行了实地调查,对本工程所在区域的自然物理(质)环境、自然生物(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生活质量、周围污染源、存在的敏感因素以及拟建项目的工程内容、拟建场地、拟选废石沟、废水排放走向等进行了全面调查,收集了有关的环境资料。我院首先编制完成了《铁矿开采建设项目环境现状监测方案》,并于201年月委托实施了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工作。
同时,我院开展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在编制过程中,评价人员多次赴现场踏勘和调研,对工程厂址及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对评价区分布的环境敏感目标进行了调查。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及有关技术规定,对环境空气、水环境、噪声、固废、生态环境、清洁生产以及环境风险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并配合进行了公众参与公示及调查,对厂址选择可行性进行了全面详实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万吨/年铁矿资源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提交建设单位报请环管理部门组织。《万吨/年铁矿资源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万吨/年铁矿资源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提交建设单位报请环管理部门组织。1.2 编制依据
1.2.1 任务依据
1)万吨/年铁矿资源整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01年月1日;
2)山西省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非煤整合办核;
3)山西省非煤;
4)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晋国土资储备字[201]075号文《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备案证明,;
5)山西省晋字[201]25号文《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6)《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书,;
7)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晋非煤采划字[201]0071号划界文;《万吨/年铁矿资源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2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年1月日起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年月1日;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
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国发(2005)39号文,2005年12月14日;
1)《关于发布‘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环发[2005]109号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5年9月7日;
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年月日;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