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0 1 中国给水排 水 Vol. 30 No. 1
第 卷 第 期
2014 1 CHINA WATER & WASTEWATER Jan. 2014
年 月
苏州河储存式雨水调蓄池水环境质量改善效应分析
程 江
( , 200233)
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 上海
: 5
摘 要 以上海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中建设的 座储存式雨水调蓄池为研究对
, 。 :
象 探究了单座及多座雨水调蓄池联动运行对苏州河水质的改善效应 模拟结果显示 ①雨水调蓄
, 。 5
池对河道水质的改善效应随着其容积建造标准的提高而增强 随着水动力的增强而减弱 ② 座
, 0. 50 、0. 30 0. 10 m /s ,
调蓄池分别单独运行时 在断面平均流速分别为 和 的条件下 可使苏州河河
COD (21 ~ 92)、(34 ~ 139) (90 ~ 264)mg /L , COD
口断面最大瞬时 浓度分别降低 和 使平均 浓度分
(13 ~ 55)、(20 ~ 84) (53 ~ 157)mg /L 。 5 , 3
别降低 和 ③ 座调蓄池联动使用时 在上述 种水动力条
, COD 。 3 ,5
件下 对河口断面最大瞬时 浓度的削减效应无叠加 ④在上述 种水动力条件下 座调蓄
池联动运行可使河口断面溢流事件全过程的COD 通量浓度分别下降13. 2、13. 8 和14. 4 mg /L。
: ; ; ; SOBEK ;
关键词 雨水调蓄池 苏州河 水质改善 模型 排水系统
:TU992 :C :1000 - 4602 (2014)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01 - 0104 - 05
Analysis of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in Suzhou Creek by Stormwater
Detention Tanks
CHENG Jian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全自动间断比色分析法测定锅炉用水和冷却水的碱度_林培喜_陈总威_周天14.04.pdf
- 让环保的成本更低_写在宜正环保电商上线开业之际_廖鹏14.07.pdf
- 陕09S4 专用给水工程 09系列给水排水图集指南.pdf
- 上海市青浦区集中式供水应急水源地规划方案研究_孙晓峰_王如琦_沈于田_陈长太_王14.09.pdf
- 上海市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方案探讨_胡维杰14.02.pdf
- 生石花的栽培要点在于要特别注意给水指南.doc
- 生态驳岸在河道治理中优劣性比较_李德巍_李英华_渠元闯14.12.pdf
- 使用磁性纳米颗粒检测超滤膜组件完整性实例_王松林_明丹_芦秀青_周永莉_张亚峰14.09.pdf
- 市政工程考点-城镇道路大修维护技术.pdf
- 市政工程考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pdf
- 太原市河西北污水处理设施改扩建工程工艺设计_刘小明_毕源_李君_林虹14.10.pdf
- 泰达再生水景观河道的水质状态综合评价_袁敏_唐运平_孙贻超_刘红磊_陈红14.09.pdf
- 天津市杨柳青水厂升级改造方案研究_贾柏樱_李广生_胡建昆14.06.pdf
- 天津中油渤星工程科技有限公司_dcddb1a9_3b53_4021_9912_814.10.pdf
- 涂料油墨生产废水处理工程实例_孙槟14.10.pdf
- 团岛污水厂MBBR工艺的升级改造及运行效果_韩萍_许斌_宋美芹_张晶晶_吴迪14.12.pdf
- 微滤膜与混凝集成反应器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研究_李鸿敬_顾平_陈旭东14.11.pdf
- 微污染期沉淀_气浮串联工艺的生产性试验研究_时玉龙_马军_杨家轩_翟学东_曹平_14.01.pdf
- 我国膜技术标准现状及重点内容分析_潘献辉_张艳萍_王晓楠_王旭亮14.08.pdf
- 污泥低温碳化焚烧处理技术与应用_洪建军14.08.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