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当前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由此可见,培养创新精神,已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呢?结合教学实际,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构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不要轻易对学生的回答说“不”,注意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容易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状态,愉快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有利于思维创新。在教《曹刿论战》一课时,我正在引导学生分析曹刿的机智、有才能、爱国以及鲁庄公的目光短浅时,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说鲁庄公也有优点呀!我的教学计划被他打乱了,但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大加赞赏,并且希望全体同学都思考这个问题,结果令我吃惊,同学们说鲁庄公能礼贤下士,听取曹刿的意见,与曹刿同乘一辆战车;鲁庄公不耻下问,虚心诚恳,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询问胜利的缘由;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给予曹刿展示才华的机会,否则长勺之战就会是另一种结局了。学生的回答深深触动了我,他们的见解弥补了自己教学设计上的不足,在教和学中更深入了一步。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抓住他们闪烁的灵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设置疑问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于漪老师曾说:“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可见兴趣对求知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若是用老师的思维取代了学生的思维,那么学生也就不会有所创新。因此,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设置要害问题,就能把学生的思维集中,使之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如教学《亲爱的爸爸妈妈》,文中有一句话:“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按照经验,既“悲哀”又怎会“美丽”,既“真实”又怎能“荒谬”,这显然很矛盾,便设疑:“结合全文如何理解这种看似矛盾的说法?”通过质疑,学生深入阅读课文,通过合作探究,理解了句子的含义: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但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们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是美丽的,也是真实的,而四十七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民族,又是何等荒谬。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是产生创新想法和进行创新活动的原动力,学生的思维在探索中跳跃,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3)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能融入文中,从而产生共鸣,提高学习的兴趣。记得在教学《核舟记》时,先让学生折出一艘接近核舟大小的纸船,然后画上五个人、八扇窗,并写上“山高月小……”,学生虽然努力,但还是难以完成。学生立即就能体会到:画都这么困难,更何况刻呢?于是对精妙的微雕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置身于课文所创设的氛围之中,学习的欲望很强。在指导学生背诵《口技》时,我将黑板檫往桌上一拍,要求学生从“抚尺一下,满座寂然”开始背,从老师的动作中,学生加深了对现场氛围的理解。
如果老师仅仅是让学生把自己咀嚼过的知识吞下去,这样培养出来的结果是使学生丧失了思考能力,更谈不上创新。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不断地探索中培养起来的,只有在教学中下意识的用到相应的策略,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和思考,给他们提供创新机会,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才能使他们走上创新之路。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