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女师的缘起和变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洋女师的缘起和变迁   摘要:清末,朝廷颁行“新政”,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直隶北洋女师学堂开风气之先,以“近代中国第一所女子师范学校”著称,而其沿革经历了女子公学、高等女学堂、北洋女师等三个不同阶段,最后整合为直隶女子师范学校。民国创建及新中国成立后,几经更名、调整,今为河北师范大学。   关键词:公立女学堂;高等女学堂;北洋女师学堂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1-0089-04   师范教育在职业教育系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一席。以图册形式出版的《近代中国看天津――百项中国第一》一书中,将“北洋女师学堂”列为“中国第一所女子师范学校”。这表明“北洋女师”在师范职业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开创意义。书中介绍该学堂为1906年6月13日由傅增湘创办,首任校长吕碧城(按:应为总教习。即教务长,校长为学堂监督傅增湘)。辛亥革命后扩大规模。多次更名,自1906年至1928年,培养出698位本科毕业生。校址位于河北区天纬路。由此可以得知。“北洋女师”创立于清末兴办新式学堂的高潮时段。也正是袁世凯主政直隶之时。   背负“窃国大盗”恶名的袁世凯,于清末朝廷颁行“新政”之际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任内力推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他认为“振兴学校,首重师资”,“师资既富,学自易兴,此为办学入手第一要义”,故“师范宜速造就”。津门诸教育家如严修、卢木斋、傅增湘等热心教育人士为之襄助,并动员民间力量,共同发展近代教育。此时,作为一省之长的袁世凯,还是颇有一番作为的,直隶新式学堂的建设居全国各省前列。   据1906年6月统计,仅在普通教育方面,已有中学堂27所、高等小学堂182所、初等小学堂4 162所。这一组数字凸现的是一个不成比例的“金字塔”型。底座(初小)相当大,往上逐级缩小,初小、高小就相差20多倍,难以衔接。之所以如此,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资不足。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悠长,“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影响十分深远,致使女子教育尤为落后。更为艰难的是新式学堂初创,“前无所因,愿力虽宏,措施匪易,教授无方,错谬杂揉”:且部分官绅对此“敷衍苟且”,社会上“甚者造作谣言,横生阻力”,当年有此成绩。已属不易。有鉴于此,兴办师范教育培养师资,尤其是女子师范教育,就成为当务之急,这也是“北洋女师”创立的重要缘由,而其成立也是有一个过程的。   一、女子公学时期   天津由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校,是1903年教育家严修创办的“严氏女学”,专收亲友女童。尔后,有了女子中、小学堂。至于高层次的女子师范教育,首推1904年成立的“女子公学”,只是未冠以“师范”称谓。其首任总教习吕碧城(1883-1943),安徽旌德人,生于官宦之家,称得上是一位传奇女子。其父吕凤岐曾任山西学政,1895年病故。1903年,年仅21岁的吕碧城只身来到天津,因偶然投稿创刊不久的《大公报》,以其文采博得主笔英敛之的赏识,遂留作编辑。后又为袁世凯聘为“北洋女子公学”的总教习。“女子公学”又名“公立女学堂”,系由英敛之等人创办。1904年10月3日《大公报》载有其《创办简章》,共列二十六条,称学堂“系合官绅捐款而成,故为官绅合办”。以“开导女子普通知识,培植后来师范,溥(普)及教育为宗旨”,这里有了“师范”的明确标识。《简章》署“吕碧城倡办”,“创始经理人日日新闻社方药初、大公报馆英敛之”。   学堂以天津府名义呈报《公立女学堂开办章程》,文中写道:“国家之强弱视夫人才,人才盛衰。教育善否。有以判之也。教育者诚立国之本,固无分于男女,而女子一端尤为家庭教育之根源,培植人才之基础。因孩提之童,日依母侧,熏陶渐染,习惯自然。古今圣贤豪杰建大功立大业者,往往承幼时之母教,定一生之志趣,其关系为何如耶。今者朝廷锐意维新,知本原之所在,兴学为先……天津学堂林立,独是女子一端尚未发达……(故)创设公立女学堂”。这一节论述“宗旨”的文字,特别强调了女性受教育的重要,十分生动、明了。学生资格定为“凡系家身清白,有志向学者,不分畛域,俱可收录”。经费首获海关道拨助开办费一千元,又得厘捐局、银元局每月各拨银一百两作为常年经费。收录学生30名,学生月缴学费2元。学堂聘英文女教习和日本女教习兼授算学、图画、手工、体操。又称学堂“拟增建斋舍”,再拟增学费1元。等等。直督袁世凯批示:“准销所拟,章程亦甚妥协,应随时增拓。以臻完备”。不久,天津府又呈文请拨经费,称该学堂系“官绅捐款而成”,“亏损甚巨”,“每月不敷二百五十两”,“女学堂责任尤重,若无人主持,势将中止,未免可惜”。遂推荐翰林院编修傅增湘,称该员“品行端方,学问优裕,且倡办时亦颇赞成其事,请其充当监督,实堪胜任”。袁督批准前已呈报拨付开办费一千元,厘捐、银元两局每月各拨银一百两。待傅增湘“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