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复合材料.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C 复合材料;索引;历史;简要发展历程;C/C复合材料是以碳(或石墨)纤维及其织物,或石墨化的脂碳(沥青)为增强材料,以碳(或石墨)为基体,通过加工处理和碳化处理制成的全碳质复合材料。; 碳/碳复合材料是由碳纤维或各种碳织物增强碳,或石墨化的脂碳(沥青)以及化学气相沉积(CVD)碳所形成的复合材料,是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工程材料。由于它几乎完全是由元素碳组成,故能承受极高的温度和极大的加热速率。通过碳纤维适当的取向增强,可得到力学性能优良的材料,在高温时这种性能保持不变甚至某些性能指标有所提高。 碳/碳复合材料抗热冲击和抗热导能力极强,且具有一定的化学惰性。 ;1.复合材料 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微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金属基体常用的有铝、镁、铜、钛及其合金。非金属基体主要有合成树脂、橡胶、陶瓷、石墨、碳等。增强材料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石棉纤维、晶须、金属丝和硬质细粒等。;2.碳纤维(carbon fiber,简称CF) 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它是由片状石墨微晶等有机纤维沿纤维轴向方向堆砌而成,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碳纤维外柔内刚,质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在国防军工和民用方面都是重要材料。它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 碳纤维具有许多优良性能,碳纤维的轴向强度和模量高,密度低、比性能高,无蠕变,非氧化环境下耐超高温,耐疲劳性好,比热及导电性介于非金属和金属之间,热膨胀系数小且具有各向异性,耐腐蚀性好,X射线透过性好。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电磁屏蔽性好等。 ; 力学性能 热物理性能 烧蚀性能 化学稳定性;2.性能特点;2.性能特点;2.性能特点;1.C/C除含有少量的氢、氮和微量金属元素外,几乎99%以上都是元素C,因此它具有和C一样的化学稳定性。 2.耐腐蚀性:C/C像石墨一样具有耐酸、碱和盐的化学稳定性; 3.氧化性能:C/C在常温下不与氧作用,开始氧化温度为400℃,高于600℃会严重氧化。提高其耐氧化性方法—成型时加入抗氧化物质或表面加碳化硅涂层。 ;细说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好:是人体骨骼、关节、颅盖骨补块和牙床的优良替代材料; 安全性和可靠性高:若用于飞机,其可靠性为传统材料的数十倍。飞机用铝合金构件从产生裂纹至破断的时间是1mim,而C/C是51mim。 ;碳与生物体之间的相容性极好,再加上碳/碳复合材料的优异力学性能,使之适宜制成生物构件插入到活的生物机体内作整形材料,如人造骨骼、心脏瓣膜等。 ;C/C复合材料制备方法;1.预制体成型(胚体) 在进行预制体成型前,根据所设计复合材料的应用和工作环境来选择纤维种类和编织方式,例如, 对重要的结构选用高强度、高模量纤维,对要求导热系数低的则选用低模量炭纤维,如粘胶基炭纤维。 坯体可通过长纤维(或带)缠绕、碳毡、短纤维模压或喷射成型、石墨布叠层的方向石墨纤维针刺增强以及多向织物等方法制得;;碳毡可由人造丝毡碳化或聚丙烯腈预氧化、碳化后制得。碳毡叠层后,可以碳纤维在X、Y、Z的方向三向增强,制得三向增强毡,如下图所示。 ;喷射成型是把切断的碳纤维 (约为0.025mm) 配制成碳纤维-树脂-稀释剂的混合物,然后用喷枪将此混合物喷涂到芯模上使其成型。 ;用碳布或石墨纤维布叠层后进行针刺,可用空心细颈金属棒引纱。下图是AVCD公司编织的坯体。 ;在坯体的研制中,发展的重点是多向织物,如三向、四向、五向或七向等,目前是以三向织物为主。 ;2.致密化二法:CVD/CVI;液相浸渍 碳纤维编织预制体是空虚的,需向内渗碳使其致密化,以实现预制体和碳基体的复合。 渗碳方法:液态浸渍热分解法、化学气相沉积法。 基本要求:基体的先驱体与预制体的特性相一致,以确保得到高致密和高强度的C/C复合材料。 ; 工艺原理 以碳氢气体(CH4、C2H6、C3H8、C2H4)为碳源,在一定温度下热解,直接在织物碳纤维表面沉积成碳 工艺特点 材料结构尺寸稳定性较好 单边均匀沉积厚度不大于50mm,适用于薄壁、异型织物,不适用于实心预制体 需要几百甚至上千小时,中间往往需要多次去除材料表层以打开沉积通道,且易形成密度梯度 沉积密度很难超过1.7g/cm3 ; 800~ 200 ℃ CH4 (g) ────→C (S) +2H2 (g) 技术关键:热分解的碳均匀沉积到预制体中。 影响因素:预制体的性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