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经济学4的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本章结构; 一种商品在两个国家不同的价格,体现了比较优势的存在,这是两国互惠贸易的基础。在古典贸易理论中比较优势的产生是由于各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但没有解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各国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只能解释部分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还反映了各国之间的资源差异。例如加拿大向美国出口林木产品,并不是加拿大的林木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比美国同行高,而是因为在人口稀少的加拿大,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高于美国。现实中的贸易理论不仅要看到劳动的重要性,也要看到其他生产要素的重要性。要素禀赋理论最早是由瑞典经济学家伊莱·赫克歇尔和伯蒂尔·俄林师生俩提出的(因此这一理论通常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简称赫——俄模型或H——O模型),后经保罗·萨谬尔森等经济学家不断加以完善。要素禀赋理论无论是在理论分析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以至于在从20世纪前半叶到70年代末这段时间内,要素禀赋理论成为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典范。 ;4.1?????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 ;;4.1.1 等产量线 ; 如图所示,在图中横轴表示劳动力的投入量,纵轴表示资本的投入量,图中的X1、X2分别表示不同产量下的等产量曲线。它们距离原点越远,其表示的产量越多。当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时,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曲线。此时两种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着不完全的替代,如果两种生产要素按相同的比例相互替代,则等产量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如果两种生产要素完全不能相互替代,则等产量线要么平行于横轴,要么平行于纵轴,。后2种通常被看作是等产量曲线的特例。在经济分析中,我们一般假定两种生产要素完全可以相互替代。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4.1.2 要素禀赋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关于要素禀赋差异的界定,还有另外一种方法是按要素相对价格来确定的。如果某一国的劳动价格(w)和资本价格(r)之间的比率大于他国,则该国资本比较丰富从而价格低廉,他国则劳动比较丰富从而价格低廉。
对于要素禀赋的实际衡量,通常是用人均资本存量来表示。一国究竟属于资本丰富还是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取决于与谁相比。例如,美国无论在资本存量,还是在劳动绝对数量上,都远远高于瑞士和墨西哥这两个国家。但与瑞士相比,美国的人均资本存量低于瑞士,因此相对于瑞士来说,美国属于劳动丰富的国家。如果美国和墨西哥相比,美国的人均资本存量高于墨西哥的水平,因此相对于墨西哥而言,美国属于资本丰富的国家。 ; 关于要素禀赋的实际测量,在具体测算时,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一是各国大都没有关于资本存量的直接统计数据。因此计算某一时刻(一般是某年份)资本存量,必须将以前各期的固定投资进行加总,并考虑不同年份的固定资产折旧,而且还得用不变价格进行调整,这项工作进行起来相当繁重;二是当比较各国的人均资本存量时还会遇到一个困难,即各国的货币单位不同,无法直接进行比较,因此比较之前尚需统一单位。由于存在这一实际困难,人们运用要素禀赋理论分析实际问题时,往往根据实际观察,判断要素禀赋差异。这样做有时可能会导致错误或不尽合理的结果。 ;部分国家1990年人均资本存量(1985年国际价格计算) ;4.1.3 要素密集度 ;要素密集度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非绝对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例如,在X、Y两种产品中,生产一单位Y产品所需投入的资本是3单,所需投入的劳动力是12单位,生产一单位X产品所需投入的资本是2单位,所需投入的劳动力也是2单位。从绝对投入量上看,1单位Y产品所需的资本和劳动投入量均大于X产品,但我们不能据此就判断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因为X的资本与劳动的比率(K/L=2/2=1)仍大于Y产品的这一比率(K/L=3/12=1/4)。所以在这里,X仍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仍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 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可借助等产量曲线来说明。在下图中,XX’曲线和YY’分别表示X产品和Y产品的等产量曲线。其中X的等产量曲线更偏向于K坐标轴,Y的等产量曲线更偏向于L坐标轴。在资本、劳动价格既定的情况下,两个部门的厂商所选择的最佳要素组合由等成本线与等产量曲线相切来决定。在图中,当任意给定一组要素价格,如w、r时,两条斜率为-w/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