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余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铁机》南涂余氏

南塗 一、地理、历史 1、地理   南塗,位于海丰县东南部深汕高速公路以北、241省道以东、黄江分流东溪河以南的丘陵地带,地处东经约115°27′至115°30′北纬约22°53′至22°55′。总面积约25平方千米,人口逾四万(包括出祖的与迁入的仑岭系余氏宗亲)。南塗是由大大小小的十八个余氏自然村组成的,素有“南塗十八乡”之称。 南塗包括:黄茹、南土、旧厝爿(古住)、下兰、流冲(流清)、流冲仔(流冲)、叶厝坑、何来埔(廻龙埔)、南土仔(南雅)、坑仔(吉坑)、围仔(围雅)、浩窟(鹤发)、东溪口(东新)、前宫、后宫、新乡仔,其余三个不详。括号内为书面叫法。 1 南土:余氏二世祖新安公根据此地“涂(土南)石磨”的地理特征命名为“南塗”,今训写成“南土”,俗称“大乡”。 2 黄茹:古越族村落,新安公建基南塗之前有曰“施娓娘”者在此居住,其府第遗址在今黄茹少宗祠北。 3 古住:因新安公寻找建基点时曾在此购得一爿房屋栖身,故称“旧厝爿”,后世子孙依意取名“古住”。 4 下兰:四世祖贤儿公建基于黄茹西边的苦沟西畔,后扩展为“厦廊”今改称为“下兰”。 5 流清:旧称“流冲”,因地处黄江河分流东溪河流冲河段南岸而得名。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始建基。嘉庆年间(1796~1820)择址建圩于此,称“南塗圩”,又因临近流冲河渡口,故俗称“渡头圩”,今称“流清圩”。 6 流冲:旧称“流冲仔”,位于流冲河北岸。 7 南雅:初南土部分移居于此,故称“南土仔”,后古住部分迁入,分别称为前宫(古住系)、后宫(南土系),今合并为“南雅”。 8 新乡仔:相对于“古住”而名,今合并于古住。 9廻龙埔:因其地形似“腾龙廻首”而名。 10东溪口:古东溪河入海口,故名。 11吉坑:旧称“坑仔”。 12围雅:旧称“围仔角”。 13叶厝坑:待考证。 14鹤发:待考证。 其余三个待考证。 注: 1、“南塗”的“塗”不能写成“土(tou阴上)”或“涂(tu阳平)。三个字的古义各不相同。涂,音tu阳平,古水名;通“途”;姓。土,音tou阴上,(干的)土块。塗,音tou阳平,(湿的)泥涂;或音tu阳平,涂抹。 2、(土南),〈方言字〉音nam阴去,(泥涂)松软。 [以上注音都是海丰方言发音] 2、历史   相传,元末风采余氏十四世东川公官为陆安(今海丰)教谕,其子再(号新安)为江西吉州永丰县教授。时元统治集团腐败,社会黑暗,爆发了农民起义。余再因看不惯官场腐败,弃官逃难到其父任职的地方。途中遇一占卜师,占卜师给公占了一卦,曰:“汝要向南直去,遇到‘涂(土南)石磨’之处方为汝之落脚点。”于是公至陆安县拜见父亲叙明情况后便去找“涂(土南)石磨”之地。当公寻至东溪河北岸时,见对岸山明水秀、地场宽敞,便问摆渡者此地叫什么。对曰:“此渡名曰磨石渡,前面乃黄茹施姓之府第。”公遂想起占卜师的话,便过渡至黄茹租得西边一房栖身,此地后来即为古住村。后施姓衰落移至它处,把黄茹卖与再公。从此再公便创基黄茹。再公根据“涂(土南)石磨”便把这里命名为“南塗”。 3、渊源   南塗除浩窟(鹤发)、东家口(东新)有少数其他姓氏,其余全部姓余。 余氏乃吾粤丰之望族。忠襄公与粤丰可谓渊深源厚。 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范仲淹贬饶州,公因仗义执言,犯颜直谏被贬。由集贤校理被贬为筠州酒税后,再徙监泰州税,又知英州。然由于母亲黄夫人逝世,故一直在韶州丁母忧,直至康定元年(1040)服除之后,迁太常博士于赴任前先来潮州祭谒岳父墓。途经惠州西湖时,写下了《荔香亭》:“虚亭何所赏,为爱果中奇。气禀南方秀,生当火王(通“旺”)时。渡淮嫌桔变,经庾笑梅衰。不共花争艳,残莺莫傍枝。”的豪迈感慨。康定元年(1040),海丰知县谭昉(曲江人)奉旨创建粤东名刹“祝圣万寿护国禅寺”,次岁二月建新学宫。六月,恰忠襄公由惠州去潮州途经海丰,昉与公乃同乡好友。公特撰《万寿寺记》、《新学宫记》以志其略。 谁又何曾想到,三百多年后,公之裔孙十四世东川官为海丰教谕,经过六百多年的繁衍,其子孙终成为海陆丰之显族。 陆安始祖东川,字桂忠,官为陆安教谕。生三子:再、伍、玉(号西州,分创陆丰市湖坑)。 二世再,号新安,官为江西吉州永丰县教授。约1360年左右创基南塗,至明洪武三年(1370)报受本处四至山溪田地。生三子:德和(字判簿)、昆和(字睦篪)、季和。 三世德和,字判簿。生四子:金山(无嗣)、东山、寅山、岐山(三位公传南土、古住派系)。 三世昆和,字睦篪。生二子:贤和、贤儿(二位公传黄茹、下兰派系)。 三世季和,洪武十六年(1383)充南京镇卫军,至二丵十一年(1388)敕封为“宣武将军”,至永乐四年(1406)护驾上北京,遂落居于北京。 4、字辈   1、旧字辈 1、南土及其出祖之村18世至38世旧字辈:润。珍奇洪胜世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