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气灸.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十四气灸

二十四节气灸(一)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农业劳动中,通过观察月亮阴晴圆缺变化,总结出指导农业生产的历法,故又称“月亮历”、“农历”等。二十四节气变化除了影响农业生产,还与人体的五脏六腑功能,经络气血运行,阴阳盛衰息息相关。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与自然界是统一的,即“天人和一”的整体观。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的根本,只有顺应了这种变化,才不会产生疾病。同时,根据节气的变化来适当地进行预防保健,治未病不治已病,防微杜渐,这才是养生的原则。 那么,如何参照四季来养生呢?中医认为在春夏季的时候,人体的阳气在体表较强盛,而在体内较薄弱,秋冬季的时候则相反,所以应该在春季顾护阳气,在秋冬季滋养阴液。根据这个理论,临床上就有了“冬病夏治”疗法(例如三伏灸疗法),利用在夏天补益阳气,使冬季发作频繁的疾病得以控制。 这种时间医学与传统中医药针灸法的结合,同样适用于二十四节气。在二十四节气前,通过刺激穴位,调理经脉气血,使机体阴阳平衡而达到治疗与节气相关的疾病。一般采用刺激穴位的方法是艾灸疗法,包括麦粒灸、隔姜灸、艾条灸以及无烟灸疗法-生物陶瓷灸等。由于灸疗具有无痛、刺激小、操作方便的特点,因此特别适用于幼儿、老人、体弱者及不能耐受针刺疗法者。 ?? ?? 二十四节气灸特别适应患有下列症状的人群: ?? 1、关节炎:特别是退行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因气候变化而出现全身多个关节酸痛。该病在二十四节气均适用。 ?? 2、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肺气肿。这一类疾病可选择在夏季三伏天及冬季三九天进行治疗。 ?? 3、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下垂等胃肠道疾患,临床症状表现以腹泻、不能进食生冷食物、形体消瘦、四肢怕冷等为主要表现,中医辨正属于虚寒型。该类病人建议在三伏天及立春到夏至这段时间进行治疗。 ?? 4、小儿秋泻。秋季是小儿腹泻的高发期,由于幼儿胃肠道调节功能差,不能适应季节的变化而致慢性非细菌性腹泻。家长可在立秋到秋分期间带宝宝来作灸疗。 ?? 5、冻疮及冬季怕冷、手脚不暖和、易感冒,中医辨正属阳虚寒凝型。建议在寒露到立春这段时间进行治疗。 ?? 6、预防中风。由于立冬到次年春分为中风高发期,对平素患有高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建议在这段时间行保健灸疗,以活血通络,改善血液循环。 二十四节气灸(二) 临床上比较常用的“节气灸”除应季应用以外,还有一种是遵循“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反季节的防治思路。比如夏季“ HYPERLINK /view/151955.htm \t _blank 三伏”天进行艾炷灸,贴敷肺俞、大椎等穴,防治冬季易发的哮喘、“慢支”等病。这是因为按阴阳四时消长规律,人体阳气在春夏季多旺,秋冬季多敛。久病易伤阳,冬季之时,本不旺之阳受自然界影响更加虚衰,在此季节阴阳明显失衡,故疾病纷纷在冬季加重或诱发。若反季节在夏季利用“节气灸”防治,则机体可顺应夏季自然界阳气隆盛的影响与激励,并最大限度利用夏季自然界与机体相对阳气充盛之时顺势而治,达到温元阳、化宿疾、平衡阴阳消除病根的目的。因此临床上许多在冬季加重或诱发的慢性疾病,如果能提前在夏季治疗,往往可获特效。   “节气灸”常选配具有补益强壮作用的腧穴,比如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大椎等。一般根据疾病性质及患者体质的阴阳寒热倾向,分别选择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自然界阴阳变化明显的时候施用,艾灸多用艾条温和灸或艾炷灸。一般而言,“节气灸”只要使用得当,往往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防治效果。 在常用的“节气灸”中,冬至前后的“关元灸”应用频率较高。许多人在冬至前后施用关元灸预防中风、感冒等多种疾病并达到助阳保健延衰强壮的目的。自冬至之日自然界的阳气开始复苏充盛,人体可顺从自然界的阳升之气,借助关元灸来强壮元阳。关元穴又名丹田,具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灸之可使元气充足,虚损可复,故能祛虚劳百损,壮一身之气,为历代强壮保健的主穴。《景岳全书》说:“虚能受热,所以补必兼温。”冬至的关元灸恰好满足了“补必兼温”的特点,可达到温壮元阳,从根本上提高人体的强身抗病能力的目的。此外,春分的曲池“节气灸”预防眼病;秋分的足三里“节气灸”强壮脾胃、预防胃肠病等,都是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传统的“节气灸”方法。 现在临床与民间依然延用的在三伏天或三九天艾炷灸、穴位贴敷肺俞及大椎防治冬季易发的哮喘等肺病,实际上它是依据《灵枢?病传》“病先发于肺,……冬日入,夏日出。” 而设的冬夏治疗的一个原则。根据四时五行五脏的关系,冬季日入应在申酉时,此乃金气主时亢极之时,夏之日出在寅时,寅时乃木旺之刻,肺属金,冬日入,金气亢极而病增,夏日出,夏本金气不支,寅时木旺而金气尤衰则病增,所以冬夏是肺病高法季节,也是防治肺病关键时刻。再比如,临床上许多慢性疾病都易在冬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