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岳麓版
1.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有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他不可能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2.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管理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个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关于郡县制度的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②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④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3.下列对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 A、“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 “四维(礼仪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C、 “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D、 “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 5.秦汉之制,郡守于每年秋冬向中央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即在这时各对其下属进行考核,有功者可受奖赏或升迁,有过者轻则贬秩,重则免官、服刑。和考课制相辅而行的是监察制。中央派郡监或刺史以监郡,郡县也各派督邮或廷掾以监县或乡。刺史、督邮等可随时按劾有罪赃的守、令或其他官吏。由此可见:①秦朝的郡县制代替了周的分封制,也即从地方分权演进为干强枝弱的中央集权制;②秦代实行郡县制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是在废除诸侯分封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③自上而下的层层督课,使得中央政令能较为顺利地贯彻到最基层,保证了政令的划一性;④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上述四点认识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以皇帝为中心,实行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它以君权神授学说为理论基础,用严格的名位等级、封建礼乐和皇位继承等各种制度和措施,集中突出皇帝个人的权威地位,保证皇帝高踞于国家机器之上,拥有至高无上、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这一制度创立于( ) A.公元前二世纪早期 B.公元前二世纪末期 C.公元前三世纪早期 D.公元前三世纪末期 7.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日:‘……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玉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 8. 材料一 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曰:“周亡矣。” 材料二 “夏商周断代工程”于1996年正式设定,成为中国“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为了使工程规定的目标能顺利实现,国务院成立了由国家科委副主任邓楠为组长、七个部委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李铁映、宋健二人为工程特别顾问。聘任历史学家李学勤、碳-14专家仇士华、考古学家李伯谦、天文学家席泽宗为工程“首席科学家”,主持由21位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工作。 ——陈宁:《“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难平》 材料一 汉初至武帝时为鼎盛期。西汉初期到汉武帝时期的百余年间,相权虽然很大,但宰相被杀的也达30多人。宰相制度的萌芽和创立时期虽然很长,但它的鼎盛时期却很短暂,不足百年。在宰相制度走向鼎盛的汉朝,宰相已从一相发展到三公。汉朝设丞相府(相国府),三公并相时期,宰相办公处称为“三府”:丞相府、大司马府、大司空府。最后改定为太尉府、司徒府和司空府。西汉丞相府属员多达300多人。西汉时期宰相的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几乎参与国家所有重大事务的决策,还掌握选用官吏、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执行诛罚、主管郡国上计与考课、封驳与谏诤等权,还有一定的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在两汉时期,宰相涉权之广、职权之重,是后代宰相无法比拟的。由于两汉选官途径广泛,宰相出身也杂,从布衣到宗室,各种出身都有。 材料二 魏晋至宋为调整期。两汉时期,由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迅速暴露,宰相制度很快便进入调整期。 原因:西汉初期,宰相的权力迅速膨胀,丞相无所不管,与当时的皇权基本上处于平等状态。由于相权的膨胀使皇权受到威胁,皇帝便想办法制约相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北京市朝阳区一模(含答案)word可编辑.doc
- 2013初二地理结业会考辅导.ppt
- 2013北京市朝阳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2013.07.10绿城竞标营销推广提案打印版.ppt
- 2013北京市高三一模基础题+文言文带答案.doc
- 2013北京朝阳区高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2013北京朝阳二模高三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 2013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2013北京石景山高三一模语文.doc
- 2013北京海淀高三一模语文试卷.doc
- 2013届高考一轮复习方案数学文科课件(人教A版)第1讲 集合及其运算.ppt
- 2013届高三化学(苏教版)总复习课件(必修部分)1-9-3芳香烃、卤代烃 89张.ppt
-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第16讲 基本算法语句.doc
- 2013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调研课件(人教版选修5) 第5课时 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合成与推断.ppt
- 201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 5.4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ppt
- 2013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课件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ppt
- 201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第八章_第八章__8.5_空间向量及其运算.ppt
-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6.1.3《用课本事例素材写作文》.ppt
- 201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1.1 集合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ppt
- 201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对点强化训练:专题三《文言文阅读与翻译(二)》 Word版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