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山行同步练习含解析
《山行》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对《江南春》和《山行》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
D.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
答案:C
解析: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没有自比。
点评: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
2.对《江南春》和《山行》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 “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B.《山行》用一“生”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C.《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D.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所写之景虽然不同,却都显得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
答案:A
解析: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诗家善立题者也。”
点评:清朝人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对杨慎的意见作了反驳:“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
3.下列对联与文化名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为古今中外君民立允极,合诗书礼易春秋集大成。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翁去千余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A. 孟子 刘备 欧阳修 “三曹”
B. 孔子 诸葛亮 欧阳修 “三苏”
C. 孟子 诸葛亮 范仲淹 “三苏”
D. 庄子 刘备 王安石 “三曹”
答案:B
解析:根据“诗书礼易春秋集大成”,可知指的是孔子;“两表”指的是前后《出师表》,“对”指的是《隆中对》,所以指的是诸葛亮;从中可以看到醉、翁、亭,所以对应的文化名人应是欧阳修;根据“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可知对应的文化名人是三苏。故应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了解古代的文化文学常识。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的《钱塘江春行》描写了初春西湖春草深深,繁花似锦的迷人景色。
B.《山市》一文的作者根据亲身经历,历历如画地再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过程。
C.莫怀戚在《散步》这篇文章中表达了关于家庭伦理的想象。最突出的一点是“爱幼”,写出家中三个大人对小辈的疼爱。
D.行道树的形象就是奉献着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赞美奉献者高尚的情怀。
答案:D
解析:A.白居易的《钱塘江春行》描写了初春西湖春草深深,繁花似锦的迷人景色。(描写的西湖初春草长莺飞的景色,不是春草深深,繁花似锦。)
B.《山市》一文的作者根据亲身经历,历历如画地再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过程。(《山市》一文的作者根据目击者的叙述写成而非亲身经历。)
C.莫怀戚在《散步》这篇文章中表达了关于家庭伦理的想象。最突出的一点是“爱幼”,写出家中三个大人对小辈的疼爱。(莫怀戚在《散步》这篇文章中表达了关于家庭伦理的想象。最突出的一点是“敬老”。)
点评: “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5.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是( )
A.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王绩《野望》)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雁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D.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答案:C
解析:A中“惟”应该是“唯”;B中“雁”应该为“燕”;D中的“荫”应为“阴”,因此答案为C。
点评: 做字形题,要积累词语,注意书写。特别是同音异形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春湘教版九年级下数学4.2.2用列举法求概率同步教学课件ppt.ppt
- 2016年新第三课远古的传说.ppt
- 2016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和圆有关的计算课件.ppt
- 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6年秋季版2017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8伯牙善鼓琴课件.ppt
- 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ppt
- 2016年秋季版2017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18一棵小桃树课件.ppt
- 2016年秋季版2017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ppt
- 2016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期末复习.ppt
- 2016年语文高考汇编.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9课明清易代课件.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第29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课件.ppt
- 2016年陕西省西安工业大学附中高考数学适应性试卷(理科)(四)(解析版).doc
- 2016年青岛市地理结业考试预测及备考建议.pptx
- 2016年高三语文专题练习.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