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在紫癜性肾炎中临床应用.docVIP

低分子肝素在紫癜性肾炎中临床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分子肝素在紫癜性肾炎中临床应用

低分子肝素在紫癜性肾炎中临床应用【摘要】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 分析2006年2 月至2009年8月的120 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观察发现两组P0.05差异显著性。肝素治疗期间未见出血、皮疹、肝功能受损及血小板减少等副作用。结论 肝素可保护肾小球的电荷屏障功能,使已破坏的毛细血管基底膜阴离子屏障重建;可阻止免疫复合物与肾小球基底膜结合,防止肾小球损伤的继续发展。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紫癜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结缔组织疾病中的常见病,它是一种以皮肤、关节、胃肠道和肾脏损害为主的多系统疾病,其中肾脏损害的预后影响较重要。近年发病率增高,临床对防治紫癜性肾炎(HSPN)高度重视,本科通过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紫癜性肾炎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选自2006年2 月至2009年8月的120 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男82例,女38例,年龄4~13 岁;单纯皮肤型75例,皮肤型+腹型20例,皮肤型+关节型15例,皮肤型+关节型+腹型1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下列诊断条件:有确切的皮肤紫癜史,伴或不伴消化道或关节症状;尿检异常,伴或不伴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排除IgA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全身性疾病。 1.2 入选标准 为首次发作;未用过激素或抗凝药物;临床无肾损害者: 无血尿及蛋白尿( 尿沉渣红细胞0.05)。应用抗过敏药物;开瑞坦、赛庚啶、扑尔敏等,维生素C 及芦丁,抗生素应用;清开灵、复方丹参;有腹型及关节型给予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肝素组采用基础治疗加低分子肝素治疗,剂量为100 U/(kg#8226;d),皮下注射,1次/d,10 d为1 疗程。 1.4 观察内容 皮疹消退时间、关节肿痛消失时间、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两组HSPN发生率、两组HSPN发生时间。观察是否有出血、肝功能受损、血小板减少及皮疹等副反应。 1.5 统计学分析 检测结果以(x±s)表示,两组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进行分析。 2 结果 观察随访6个月后进行观察内容比较。见表1。 表1 观察内容对比 项目 皮疹消退时间(d)关节肿痛消失时间(d)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d)HSPN发生率(例%)HSPN发生时间(d) 肝素组 8.0±3.04.0±2.14.0±2.0623.0±10.0 对照组 12±3.05.0±2.3 5.8±2.61211.0±5.0 P值0.05 0.05 0.05差异显著性.肝素治疗期间未见出血、皮疹、肝功能受损及血小板减少等副反应。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血管炎综合征,非血小板减少性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及蛋白尿等综合表现是本病重要特征。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国内报道为30%~50%,总结紫癜性肾炎的发生有下列特点:紫癜性肾炎的发生与皮疹持续时间相关;紫癜性肾炎的发生与皮疹多次反复相关;紫癜性肾炎的发生与消化道出血相关,过敏性紫癜腹型发生率很高,消化道出血对紫癜性肾炎有提示作用;紫癜性肾炎的发生与血小板值相关。血小板通过多种途径聚集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内,形成毛细血管内微血栓,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同时血小板在肾小球局部聚集激活后,通过脱颗粒作用或促进中性粒细胞释放出阳离子蛋白和血管活性胺等物质后,使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加,促进免疫复合物的沉积,进而导致肾小球的免疫损伤。血小板值越高,紫癜性肾炎发生的危险性越高。 ? 作者单位:471000河南省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急诊科 肝素是由不同结构和各种分子量的多糖链组成的复合物,通过激活抗凝血酶III(AT- III) 的活性抑制Xa 的形成,灭活凝血酶,干扰凝血因子激活,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并能抑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和释放;肝素带负电荷,能阻止血细胞特别是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降低血黏度,纠正过敏性紫癜所致高凝血症,改善肾脏微循环。肝素可保护肾小球的电荷屏障功能,使已破坏的毛细血管基底膜阴离子屏障重建;可阻止免疫复合物与肾小球基底膜结合,防止肾小球损伤的继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76.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紫癜性肾炎的诊断与治疗(草案).中华儿科杂志,2001,39(12):748. [3] 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90. [4] 樊忠民,刘光陵,高远赋,等.61例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病理分析.医学研究生学报,2000,5: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