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RS及GIS支持下的舒城县土地利用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RS 与GIS 支持下的舒城县土地利用
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摘 要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信
息源与技术手段。而土地利用作为地球表层系统最突出的景观标志,其变化是
近年来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只有对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进行监测与分析,
更好的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和机制,并且通过调整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促
使土地利用更趋合理,才能达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舒城县位于大别
山脉与巢湖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处皖中腹地,是安徽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舒城县境内地形比较复杂,西南部是山区,中部为丘岗地带,东北部为平原区,
三级小阶梯分布明显,地质构造复杂多样,因此其土地利用变化具有一定的特
殊性。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如下:
1.以 1987 年 TM 与 2000 年 ETM+遥感影像为主要的数据源,首先在 ERDAS
IMAGINE8.7 中对两期遥感影像进行各种处理。然后综合利用监督分类与目视解
译两种方法对舒城县进行土地利用景观分类,并得到两期土地利用景观分类图。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是结合目视解译手动数字化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边界,
因此解决了遥感影像计算机分类过程中几何精度不高的问题。
2 .对研究区进行景观区域划分,利用 Fragstats 软件计算舒城县及各景观区
两期土地利用景观分类图的各种景观指数。对两期土地利用景观分类图进行空
间叠加,得到 13 年间舒城县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变化的转移矩阵。最后利用景
观生态学原理与以上所得各种数据对舒城县和各景观区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
时空分布变化与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的结论:
(1)舒城县两期土地利用景观分类图中,各景观类型面积,林地耕地建
筑用地水域灌草地未利用土地。13 年间舒城县斑块总数量呈增长的趋势,斑
块的平均面积不断的减小。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面积均发生了变化,其中变化
最大的是耕地,其次为林地、建筑用地、水域、灌草地、未利用土地。
(2 )1987-2000 年 13 年间,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斑块之间发生了很大的转
化,并且这种转化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西南部山地景观区与中部丘岗景观区
I
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之间转移不明显,最主要的转移发生在林地内部有林地与
疏林地之间,并有少量耕地转移向了林地。东北部平原景观区各土地利用景观
类型之间转移较大,主要的转化趋势为耕地向建筑用地、水域、林地等各土地
利用景观类型转变,其中转移数量最大的为建筑用地。
(3 )研究期间,舒城县景观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总体变化趋势是景观
类型向多样化发展,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大,景观结构异质化程度增强,并且各
景观类型斑块的形状逐渐趋向于复杂,但各景观区景观格局却存在不同的变化
趋势。
3 .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针对舒城县各景观区的特点,分析其土地利用过
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健词:舒城县;遥感影像;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景观区
II
Study on changes of Land Use Landscape
in Shucheng County based on RS and GIS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has offered the information sources and technological means for global
chang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world. Land use is regarded as the
most outstanding view sign of the surfac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GIS支持下岷江上游水文特征定量探析.pdf
- GIS支持下的安徽省区域发展均衡性探析.pdf
- GIS支持下的城市湿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以长沙市为案例.pdf
- GM(1,1)模型的优化方法在耕地预测中的应用研究——以芜湖市为案例.pdf
- GML时空聚类和时空序列相似性查询关键问题研究.pdf
- ISSR标记在紫菜叶状体种间遗传关系和其生殖特征分析中应用.pdf
- Lau盆地弧扩张中心海底热液系统富Fe-Si氧化物的微生物矿化作用.pdf
- LTB宇宙和其相关问题研究.pdf
- MODIS影像高频扰动的检测及识别.pdf
- O3UV工艺降解2,2',4,4'-四溴联苯醚废水的实验探究.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