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地形地貌.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山市地形地貌

黄山市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境内群峰参天,山丘屏列,岭谷交错,有深山、山谷,也有盆地、平原,波洗清沏,溪水迥环,到处清荣峻茂,水秀山灵,犹如一幅风景优美的画图。“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明代汤显祖)。多少文人曾对他产生了念慕之情,有的游客甚至“爱其山水清彻,遂久居。”天目山和黄山山脉是我省,也是徽州同浙江、江西省的天然分界岭。主要座落在歙县东北部的清凉峰(海拔1787米),耸立在祁门县境内的牯牛降(海拔1728米),拔起于休宁西北部的白岳齐云山(海拔580米),都是壮丽神奇的“天造画境”。横贯歙县、黄山区、休宁、黟县之间的黄山,最高峰莲花峰海拔1860米),峰峦峻峭,劈地摩天,重岩叠嶂,宏博富丽,是著名的风景胜地。 黄山市中低山地大部分为黄壤,山地黄棕壤,土层较厚,石砾含量较高,透水透气性能良好,肥力较高,有利于木、茶、桑和药材生长。丘陵地带多为红壤和柴色土,质地粘重,酸性,肥力很差,但光热条件好,适宜栎松、没茶等生长,山麓盆地与平原地多砂壤土、溪河两岸多冲积土,适用于农业耕作。 本英目厂区为园区用地。厂区周围无岩溶洞穴及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一般认为:建造一般工厂房,应属良好地质条件。 4、生态环境 黄山市具有优越自然条件,蕴孕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全市自然分布着七百多种树木,加上引种培育的树种,共有1000多种之多。 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约有1000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树种有香果树,红楠,花榈木,红椿;省定保护木种有金钱松,南方铁彬,三尖杉,银杏,掌楸,黄山木兰,樟树,天目木姜子、连香权、领春木、天女花、青钱杉和中华猕猴桃等15种;还有黄山松、华东黄杉、红豆杉、光皮桦和青檀等树种、都很名贵,属于优良建筑用材的树种,约有一百余种,主要为杉、松、檫、樟、楠、楮、栲等。毛竹主要分布在休宁、黄山区和祁门,其它杂木主要分布在牯牛降和清凉峰,以及祁门、黟县、歙县和黄山区。全市森林覆盖率为73%,木材蓄积量为2400万立方米,毛竹约5000万根,年产茶叶2.5万吨左右,是华东木材的重要产地和著名的茶叶产区。 (三)社会环境 198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黄山市,现辖三区(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四县(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和黄山风景区,总人口148万,其中农业人口117万。各区县下辖101个乡镇(其中50个镇、51个乡)、889个村,3500余个自然村,8900余个村民组。41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整个行政区域犹如一枚枫叶。屯溪区为市府所在地,为黄山市中心城区,是市政建设的重点,市区面积14.1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道路交通、市政公用、戴震路、股份大道、新安路为主要干线,已形成了宇隆商贸城、黄山新街、老街、荷花池等商业中心区,城 市依山傍水、四座大桥连接两岸,世纪广场一片已形成新的文化,体育中心,西郊建成休闲度假中心,新安江南岸新城区开始建设。 屯溪区曾先后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全国卫生城市” 、“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 “双拥模范城市” 和 “省卫生城市”称号,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向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 全市乡镇平均面积为90平方公里,比全国全省平均250平方公里和100平方公里少160平方公里和10平方公里。农村人口113万人(城市人口34万人),全市乡镇平均人口1.4万人,比2005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前增0.4万人,比全国、全省平均人口2.87万人和4.2万人少1.47万人和2.8万人。 全市村平均1270人(村居平均人口1530人),比2007年撤并村平均增加320人。 农业。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6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33.4亿元,增长4.2%;林业产值8.7亿元,增长3.1% ; 牧业产值20.9亿元,增长5.2% ; 渔业产值2.0亿元,增长4.5% 。 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131.3千公顷,同比下降0.6% , 其中:粮食作物面积达131.3千公顷,下降1.0% ; 油料种植面积29.9千公顷,下降2.1% ; 蔬菜种植面积21.6千公顷,增长1.1% ; 药材种植面积5.4千公顷,增长4.7% 。 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多减少。其中: 粮食总产量35.32万吨,增长1.2% ; 油料产量3.30万吨,下降22.3%;蔬菜产量38.23万吨,增长2.6% ; 糖料产量3.69万吨,增长16.7%;茶叶产量2.40万吨,增长1.9% ; 水果产量5.62万吨, 下降1.6%; 肉类总产量8.64万吨,增长4.5%;家禽出栏433.3万只,增长5.2% ; 蚕茧产量5861吨,增长11.0%; 水产品产量1.79万吨,增长5.0% 。 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品加工企业181家,比上年增加41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